巴塞尔Ⅲ呼之欲出 提高资本金比率影响深远
9月12日,全球27个国家的监管者在瑞士巴塞尔会晤,对“巴塞尔Ⅲ”银行业新规进行讨论,这是为了防止2008年金融危机再度重演迈出的重要一步。
这项新协议的核心争议点便是全球银行的一级资本金比率——当前版本的新规要求全球银行持有的基本资金占总资产的比率至少为7%——与现在大型美国银行普遍持有4%的资本金比率相比严厉得多。一系列新规也将撼动全球银行业,彻底改变行业现状:银行将不得不减少风险业务、降低盈利、面临更多政府审查。
雷曼兄弟倒闭两年后,这项协议姗姗来迟。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多数政府都希望,能够尽快达成一项新的全球标准,为国际大型银行巩固基础。
提高资本金比率影响深远
据《华尔街日报》称,目前讨论的方案要求银行持有7%的一级资本金比率,但其中包含2.5%的缓冲。在巴塞尔新规下,银行可以将这一比率降低到7%以下,进入缓冲,但可能会面临分红、派息以及股权回购等方面的限制。一旦银行的资本金比率降低至4.5%以下,将面临严厉的监管制裁,可能由国家监管机构出面干预。
换言之,银行每投资或放贷100美元,就需要留出7美元用作储备。而贷款和投资的风险越高,要求的资本也越高。
银行业不断警告,过度严厉的准则可能会导致借贷成本更加昂贵,从而潜在遏制经济增长。但监管者则坚持认为,新规则将使得银行体系更加稳健,并有助于重塑金融市场信心。
对于银行而言,巴塞尔新规将要求其增加资本、缩小资产负债表规模,并放弃那些高风险业务。银行将不得不将更多盈利留作储备,从而为潜在损失提供保护。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新规将会提高储蓄利率,但也增加了贷款成本和减少可获得的贷款总量。
美国银行家协会副主席Mary Frances Monroe认为,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各国影响不尽相同
组成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机构和央行行长们已经对这项协议讨论数月。上周二委员们在广泛范围内就该协议达成了共识,计划于上周末对具体细节作出决定,为今年11月的二十国集团(G20)首尔峰会上最终达成协议作准备。但这一时间表也可能拖至这周,因为在银行执行这些规则的时间期限上仍然存在争议。
美国与德国正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拉锯战”——前者希望落实期间最长为5年,德国则欲施压延长至10年。
这一影响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和英国,银行已经增加了大量的新资本,因此这些国家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拥有更多“缓冲”。而据德国银行协会9月6日估计,该国十大金融机构将需要1050亿欧元才能满足严厉的巴塞尔Ⅲ协议规则。
巴塞尔新协议迫使全球金融业“居安思危”
对于正在热议中的巴塞尔协议Ⅲ,全球风险协会(GARP)美国克利夫兰分会会长Anurag Gupta认为,这项新协议势必将影响全球银行业的盈利,但却是“迈向正确方向的健康步骤”。
Gupta是在9月11日举行的GARP同济大学分会首次论坛间隙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作这一表述的。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新的建议被提出,可能有数以百计的细小变动。”但Gupta认为“最重要的变化”为提升资本金比率和引进“反周期”资本要求。
首先是提升所谓的“一级资本金比率”。Gupta表示:“大部分情况下这一比率维持在4%左右,但现在要求提升到6%或更高。”
其次,也是他认为很有帮助的一项改变,那就是引进“反周期”资本要求。这正是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居安思危”。
“据我所知,他们(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可能会要求3%的‘反周期’资本比率,加上之前的6%,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9%的资本金比率,而对有些金融机构还要再增加3%,那就是高达12%的资本金比率了。”Gupta指出,很多金融机构因此都相当反对这项协议,因为更多资本金就意味着更少的盈利,“银行想要的是更高的杠杆率,而巴塞尔协议就是要降低杠杆。”
“过度杠杆化”是造成本次金融危机的一大根本原因。但Gupta告诉记者:“无论巴塞尔委员会设定怎样高的资本金比率,金融机构的很多‘杠杆’通常都是隐蔽的,因为他们拥有很多资产负债表外的业务。因此,金融机构总有办法持有增加杠杆率,但在表内业务资本金比率有所提升的前提下,至少金融机构不会像两年前那样肆无忌惮。”
巴塞尔新规趋严 欧银行筹资显神通
9月12日,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行长及银行监管机构负责人就《巴塞尔协议Ⅲ》进行了最后讨论,协议的核心内容为提高全球银行资本金标准。
更为严格的新规引发了欧洲银行业的不安,据消息人士透露,为提高资本金比率,德意志银行可能将于13日宣布配股筹资90亿欧元;爱尔兰联合银行也将出售其所持波兰第三大银行Bank Zachodni WBK的股份,融资29亿欧元。受上述消息影响,10日欧洲股市金融板块大跌。分析人士预计,银行资本新规将使欧洲金融股近期持续承压。
德银将大规模配股
据悉,德意志银行可能会通过配股筹集最多90亿欧元(约114亿美元)的资金,此举旨在提高该行资本金比率。消息人士透露,德意志银行可能于13日或14日正式宣布配股方案,这将成为2010年迄今欧洲规模最大的股票发行。德意志银行尚未就此置评。
德意志银行可能会将部分所筹资金用于增持德国邮政银行的股份,并调整后者的资本结构,使其符合银行资本新规的要求。德意志银行目前拥有增持德国邮政银行股份的选择权,持有后者将近30%的股份,市场价值约44亿欧元(约56亿美元)。德国邮政银行首席执行官朱伊特10日表示,尚不清楚德意志银行会否增持该行。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恰逢《巴塞尔协议III》全球银行资本新规出炉前夕,德意志银行此次若实施大规模配股融资,可谓“一石二鸟”:除收购德国邮政银行股份外,德意志银行的真实目的在于增强自身资本金。尽管欧元区银行有若干年的时间来满足新规的资本金比率要求,但大银行需迅速采取行动稳住市场,确保自身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6月底时,德意志银行一级核心资本金比率仅为7.5%,低于瑞士信贷银行集团及高盛集团等竞争对手。
同样,为增强财务实力,深陷困境的爱尔兰联合银行将向西班牙一银行出售其所持的波兰银行Bank Zachodni WBK70.36%的股份,此交易价格为29亿欧元(约37亿美元)。
资本新规打压银行股
德意志银行传出配股消息后,市场的担忧情绪加剧,10日欧洲股市下滑,银行股成为投资者大肆抛售的主要对象,当日泛欧道琼斯Stoxx 600指数下跌0.2%。德意志银行在法兰克福股市下跌4.6%,该行的美国存托凭证下跌近3%;德国商业银行下跌2.5%;瑞士信贷下跌0.8%;巴克莱银行下跌1.3%;而德意志银行的潜在收购目标德国邮政银行则逆市大涨4.8%。同日,爱尔兰ISEQ指数下跌0.8%,爱尔兰银行下跌3%,爱尔兰联合银行下跌0.8%。
高盛集团分析师指出,由于市场对德意志银行收购德国邮政银行早有预期,这一消息应是中性的;但若德意志银行此举旨在补充资本金,则市场的反应将是负面的。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迪克森认为:“银行资本新规将使欧洲金融板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承压。”他预计,13日市场将对资本新规作出进一步的回应,相信金融板块会有较大波动。
欧央行政策呵护有加
针对巴塞尔委员会即将通过的银行资本新规,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与服务委员巴尼耶表示,欧盟欢迎更加严格的金融监管措施,但不能以牺牲欧洲银行业为代价,欧洲银行业对欧洲经济的作用至关重要。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此前也重申,欧洲银行业还需更多时间恢复元气,随着金融市场功能趋向正常,欧洲央行将逐步撤出向银行提供的急贷款措施,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
欧洲央行上周宣布,将向欧元区银行业提供的无限制7日期贷款延长至2011年。
此前,欧洲央行多位官员均表示,为支持欧元区金融系统,确保该地区经济复苏进程,至少到2011年1月18日前,该行都将继续以固定利率向各大金融机构提供无限制的7天期和一个月期贷款。此外,该行还将在10月、11月和12月向银行提供三个月期贷款。
欧洲央行的上述表态表明,该行将向欧元区银行业提供充足流动性,10日欧元银行间拆款利率下滑,三个月期欧元银行间拆放款利率(Euribor)已经降至0.878%,为7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
明星基金经理保尔森失手银行股
据知情人士9月8日透露,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旗下Advantage Plus基金8月下跌4.3%,这令该基金今年以来的累计损失达到11%。保尔森的黄金基金8月上涨了9%,其旗下基金管理着310亿美元的资产。
据上月递交给美国证交会的季度性文件显示,保尔森持有的银行股包括花旗集团、高盛集团以及美国银行的认股权证。保尔森是去年持仓银行股的大型对冲基金经理之一,继他在金融危机期间因看跌次级抵押贷款而成为大赢家之后改变了投资策略。然而随着投资者对经济恢复增长的希望破灭,银行股的表现弱于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