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道更多自己的未来,我们会怎样生活?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比如,假如我们能预测自己未来的健康状况?我们能通过不同的决定来改变自己的未来吗?由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今我们比之前有了更多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数据。预测提高后,我们能提前知道自己的健康风险,从而提早采取措施治疗,甚至可以在生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预防疾病的发生。这让治疗的重点从诊断变为预测。本文英文原文选自瑞再网站,英文标题为“Do better predictions result in better decisions?”,作者是Karin Frick。
健康革命已然来临。这已经十分明显了。借助于智能设备与智能分析法,我们不久就能获得个性化的健康预测。目前尚不明了的是,我们依靠这些信息能做些什么。
2010年10月6日全球熄灯日。熄灯后,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知道了自己6个月后的情况,正在干些什么?同哪些人在一起?这是美国电视剧《未来闪影》的开场,于2009到2010年播出。电视剧不是很成功,可能是因为故事情节不够曲折。但却探讨了一个问题:我们未来需要面对更多的事情,即:如果知道更多自己的未来,我们会怎样生活?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比如,假如我们能预测自己未来的健康状况?我们能通过不同的决定来改变自己的未来吗?
故事改编自加拿大科幻小说家Robert J. Sawyer的小说。尽管这一故事描述的场景仍然只能在科幻小说中看到,但我们离这个场景变成现实已经越来越近。
未来闪影:健康
由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今我们比之前有了更多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数据。数据来源于遗传分析,遗传分析已经可以以越来越便捷、廉价的方式开展。数据还来源于使用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产生了大量有关人的行为的数据。
遗传分析中的发现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与此同时,我们才刚刚认识到智能手机数据对健康的潜在的预测功能。然而谷歌或者我的移动设备可能已经比我的医生和保险公司更加了解我的个人健康风险。通过分析搜索的数据,谷歌可能比那些公共机构能更快地预测出流感疫情或者药物之间的作用。在《纽约时报》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微软研究联合主任EricHorvitz,通过研究新生儿的母亲在Twitter上的推文以及计算她们使用诸如“I”,“me”等单词的次数,指出软件能以不可思议的精确度预测出患产后抑郁症的风险。未来,智能手机会传递出更多关于健康的有价值信息。
我们不久就可以佩戴比如谷歌眼镜和苹果公司的iWatch智能手表这样的新一代的移动设备。设备将记录下我们做的一切事情:我们和谁交流,做了多少运动,吃了什么,感觉怎么样,睡的怎么样。测量脉搏、血压、血糖指数等参数的功能不久会成为移动通信设备标准配置之一。分析大多数人通信和锻炼方式会逐步提高个人健康风险的预测水平。拥有的可用数据越多,预测结果就越好。许多公司为了实现预测,最近专门致力于开发有关健康的应用软件。
例如,GingerIO这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会提前两天预测用户是不是患有抑郁症。通过获取的智能手机数据来分析用户的通信和锻炼方式。GingerIO的重点是糖尿病患者,因为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较高。
从治疗到预防
该等数据描述了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目前,病人不会等到出现健康问题或者哪里不舒服了才去看医生。医生给病人检查、诊断,开药方治疗。然而,预测提高后,我们能提前知道自己的健康风险,从而提早采取措施治疗,甚至可以在生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预防疾病的发生。这让治疗的重点从诊断变为预测。主要是预防,从定向预防中受益。我们不能仅仅发布有关健康生活的信息,而是要把特定风险作为目标。数字健康监测的优势在于它使我们能够评估存在影响个人的外面因素时个体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现状都考虑到。首先,重点放在短期预测上:对长期生病的患者进行监控,以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在发病阶段治疗。在未来,治疗和预测将会更多地融合在一起(发展为诊疗或个性化医疗)。治疗的重点将逐渐从药物转向持续监控人体健康状况的应用。比如,可以监测睡眠节奏的应用程序将会取代安眠药,并且教导人们保证良好的睡眠。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的住宅和穿着会逐步配备传感器,它可以完全记录我们每天做的事,提供实时反馈并推动我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假设这些工具的预测越来越精准可靠,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是不是就会做出更好的决定,疾病和意外就会少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维持的更久呢?负向预测会有什么影响呢?如果系统预测出人们患癌症或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很高,他们会怎么办呢?
病人自我治疗?
提供预测分析的假设是我们对潜在风险了解的越多我们越能更好地避免风险。我们之所以进行预测是因为我们假定/希望更多的信息能引导人们做出更理智的决策,而洞察力的提高能够避免人们做一些有损健康的事情。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行为研究的结果表明,人们在做决定时通常都是受情感而非理智所左右。积极的预测可能引导实施目前的行为模式,但文献表明负向预测会导致诸多不同的反应:
• 改变行为: 如果了解了风险,你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措施。
• 反应过度/恐慌: 对潜在疾病的恐惧会让人反应过度。受影响的人会频繁看医生,接受更多的健康检查或受惊过度。
• 低估风险: 大多数人天生乐观,认为他们属于少数幸运的不会感染疾病的人,因此,不需要做任何预防措施。
• 忽视: 人们有时候会完全忽视不利的预测或估计。人们对预测方法提出质疑,认定有策略错误,或者让结果变得更容易接受,比如,可能说:“我现在为什么要担心30年才发生的事?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刻死去,难道不是吗?
即便是预知相对简单明了,比如,吸烟或酗酒的后果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可以预知了,但这并不一定能导致行为改变。更好的预测最终是否能改变行为可能取决于下列因素:
时间跨度: 我们看的越远,不确定性就越高。而离我们越远的事情对我们就越不重要。对于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人来说寿命减少十年又有多重要呢?我们会降低预测的未来事情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如何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为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离我们越远,我们就越不重视它。
相关度与价值:预测的事件于我有多重要?在未来20年还保持健康苗条对我有多重要,值吗?我已经准备好失去现在拥有的一些东西,或者做出其他努力,比如存钱、多锻炼或保持饮食习惯,以便于在未来获得一些益处?可能我在退休之前遭遇事故,如果我能逍遥度日的话,我将从生活中得到更多。常言道:“尽情吃喝玩乐,明天我们都会死。”
如何感知发生概率:我认为事件一定发生并对我产生影响的概率有多大?在这里,我们对统计数据的理解以及我们如何评估概率至关重要。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来预测风险的概率。以百分比形式表示概率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许多人总是尽力将百分比同日常生活相联系。
情感、希望与恐惧:未来的生活会更好或是更糟?我该不该对未来恐惧,我能不能看穿未来?想象力对概率的判断有重要影响。当我们强烈的情感被未来的事件解放之后,我们很难给出低概率的判断。媒体分析表明,因谋杀、事故与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通常被过分地报道,而因为其发生的概率,疾病引起的死亡很少报道。长期危害,比如气候变化,不会产生这样的影响,因为它们一直持续存在。因此,我们对不大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恐惧要大于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车祸或环境污染等不太起眼的伤害。
控制意识:可预测疾病是否能治愈?我做什么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我们能做些事情影响我们是否患上成年发作的糖尿病。糖尿病的致病因通常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缺乏锻炼。即便是基因上就有患糖尿病的倾向,你也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和参加锻炼来预防其发生。 糖尿病跟其他我们无法控制的疾病不同。控制意识还涉及到谁掌握这些数据、了解我们的健康风险。如果知道我患上某些严重疾病的风险较高,其他人和机构会因我而改变决策吗?支持我还是排斥我?
如果预测成功的话,就需要整体思维以及跨领域协作。除非数据联网,否则医学预测无法变成现实。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提高自我监控是否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让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或着变得抑郁。然而,我们清楚的是,监控会产生影响。如果你知道别人在注意着你,那你跟没有别人注意的人的表现就不会一样,并且也会做出不同的决定。我们对预测感兴趣的原因是我们能更多的操控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暴露的风险更少。我们在未来是否以及如何广泛地使用预测与自我监控工具取决于我们是否认为这些能让我们更好操控我们的生活,或者我们是否对给与过多权力的机构的控制与操纵感到恐惧。
(编译:张中良)
【英文原文】
http://cgd.swissre.com/global_dialogue/topics/Healthcare_revolution/better_predictions_result_in_better_decisions.html
(以上内容英文原文及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保险资讯”及中国保险学会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白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