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杜绝销售误导行为,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安徽保监局确立“12345”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思路,齐抓共管,构建 “教育、预防、监控、惩戒”为一体的综合治理销售误导体系,督促公司规范销售行为,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促进人身保险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突出一个治理主体。根据“抓大抓总”治理原则,强化人身保险省级分公司主体治理责任,督促省级分公司切实加强对全省分支机构的有效管控,大力强化制度执行力,解决公司内控执行力层层递减的问题。积极调动公司内生性动力,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系统梳理重点领域和环节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出台管理措施,从制度上解决普遍存在的违规问题和管控漏洞。
二是确定两个治理抓手。根据信访投诉和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以营销员管理、银行兼业代理机构作为两个重点治理领域。在公司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选取违规问题较多、整改工作不到位的公司,对银行代理、个人营销和电话销售等业务渠道开展重点治理。同时加强银保监管合作,强化对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的监管,督促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严格落实保险销售方面监管规定。
三是明确“三个满意”治理效果评价标准。探索建立销售误导查处情况的公开通报办法,全面加强对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效果的评价,引导主流舆论参与监督,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督促行业提高服务水平,杜绝误导行为,以保险消费者满意、各级政府满意、社会各界满意作为最终评价标准,不断加强和改进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
四是运用四种主要处罚手段。开展销售误导专项检查,严处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各类信访投诉案件。对查实的销售误导行为,以处罚责任人、追究上级领导责任、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许可证作为主要处罚手段。通过加大查处公开力度,严厉打击销售误导行为,促使公司打消侥幸心理,重视销售误导治理工作,形成公司负责、内控当先的意识。
五是加强五项基础监管工作。以咨询投诉处理、客户回访监测、讲师组训队伍培训测试、产品说明会管理、纠纷裁决机制作为日常监管的五项重点内容,对人身保险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实施严格的过程监管,督促公司做好培训、宣传、销售行为、回访、咨询投诉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客户回访、咨询投诉处理情况,主动干预问题突出的公司,确保销售过程风险可控,确保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得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