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保险业牢固确立民生为先导向,坚持服务至上,大力推进“三农”保险工作,为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促进农村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农业保险是转嫁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是惠农强农的重要政策。2009年以来,农业保险累计为广西农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75亿元,保障范围覆盖广西主要支柱及特色农业,包括能繁母猪、奶牛、鸡等养殖业,甘蔗、香蕉、芒果、柑橘等种植业。今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西的水稻和森林也被中央财政纳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两年多来,农业保险已为广西农业灾害损失累计支付赔款超过两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再生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种植业方面,保险业紧密结合广西种植业的特点,推出针对性较强的保险产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经营模式,为广西种植业特别是支柱产业提供有效的保险服务。针对甘蔗是广西优势支柱农业的特点,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糖厂+蔗农+保险”的甘蔗保险模式。截至目前,保险业共承保甘蔗种植面积达130万亩。针对部分县份推广“一县一品”优势农业的特点,保险公司推出了香蕉保险、芒果保险、柑橘保险等产品。如田东县香蕉保险承保面积达1.1万亩,芒果保险承保面积达两万亩。为进一步扩大种植业保险覆盖面,广西保监局联合自治区政府多个部门开展了甘蔗种植保险课题调研,研究探索保险支持广西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养殖业方面,保险业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指示精神,积极稳妥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2009、2010两年共承保能繁母猪254.6万头次,提供风险保障25.46亿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累计支付赔款1.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生猪生产,保障了市场供给,促进了猪肉价格的稳定。今年以来,根据国家严格承保条件的要求,能繁母猪承保数量下降至10月底的42.6万头,累计支付赔款3025万元,赔付率超过118%。养鸡保险共承保鸡5435万羽,参保对象主要是养鸡场和养鸡大户,保障了鸡肉生产和供应稳定。
林业方面,积极配合广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森林保险工作有序开展。2010年在自治区政府支持下,藤县、来宾、合浦等3个县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截至目前,全区森林保险保障面积851.2万亩,占广西森林面积的比重约4%。下一步,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广西森林保险的保障面积将逐步扩大,广大林农抵御林业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认真做好农房统保工作
针对广西暴雨台风及泥石流频发而造成农村住房损毁严重的情况,为稳定政府救灾支出,缓解大灾之年的救济压力,保障灾民迅速恢复重建。2007年,保险与民政部门合作推出了“两属两户”农房保险,为全区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军属、烈属住房提供保险保障。2008年,梧州、贺州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农房统保。2009年,柳州市政府为所辖三江、融水和融安三县的12万座火灾易发、高发的少数民族农村木制结构住房统一投保。今年1月,在自治区政府的重视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农房保险保障范围扩展至全区所有农房,风险保障金额达1000多亿元,共有1051万户农户享受政策实惠,每户保额1万元,广西成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个实现农房全省(区)统保的地区。该项工作被列为自治区政府2011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
农房保险业务的开展,对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广西多次遭受暴雨袭击,特别是9月底10月初受“纳沙”、“尼格”两次强台风影响,农村住房损毁严重。今年广西保险业对因台风洪涝受灾的农房共计支付赔款超过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