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政府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自2006年起,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与陕西省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在全省农村地区开办“安贷宝借贷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安贷宝”)业务,实现了农户获保障、金融得安全、公司有效益、政府能放心的四方共赢,探索了银保合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
一、基本情况 “安贷宝”是一款针对农村小额贷款农户开发的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农贷户在贷款期限内发生身故、全残风险提供保障,投保手续由借款人委托农村信用社在保险公司办理,以农贷户本人为被保险人,农村信用社为第一受益人,受益金额以出险时被保险人在保险金额内未偿还的贷款本息为限,保险金额超出未偿还的贷款本息部分,向法定或约定的受益人进行给付。截至2009年6月,“安贷宝”已为陕西省71.69万名贷款农户提供保障,促进信贷资金投放357.1亿元;发生赔付案件259起,替农户偿还贷款1261.7万元,有效防止农贷户遭遇意外后“因贷致贫”或“因贷返贫”。陕西全省目前有97个信用联社农村网点开办了“安贷宝”业务,业务覆盖率达90%,其中在宝鸡、咸阳等六地市达到了100%覆盖。
“安贷宝”业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条款简洁。“安贷宝”以借款农户为被保险人、以放贷机构为第一受益人,为借贷双方提供了风险保障,消除了农村小额贷款中农民“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矛盾。二是保费低廉,保障适度。“安贷宝”月费率为借款额的万分之二,保险总成本大约只占到贷款总额的2—3‰左右,赔付金额以全部贷款本息为限。三是手续简便,赔付及时。在农村信用社柜面销售,农贷户可委托发生借款的信用社向保险公司代为办理投保手续,在发生意外后,亦可由经办信用社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简单快捷。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改变观念。“安贷宝”这一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容易在农贷户、农信社员工甚至当地政府部门中产生误解,被当做增加农民负担的乱收费。太保寿陕西分公司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办法,大力开展保险理念宣传,定期编发《理赔简报》,多次召开现场赔付会,使得“安贷宝”在农贷户遭遇意外事故后发挥的经济补偿作用在农村深入人心。
(二)服务温暖人心。太保寿陕西分公司高度重视市场的开发保护,不断加强对代理机构业务一线人员的培训;同时,公司内部整合流程,简化程序,大力提高保险服务水平,设置理赔绿色通道,在农贷户遭遇意外风险时及时撑起一把保护伞。
(三)规范强化管控。针对“安贷宝”业务手工填单手续繁琐、差错率高的问题,太保寿陕西分公司运用科技手段,为代理机构建立起一整套电子出单系统,大大简化了农信社基层人员的操作程序,有效提高了业务出单率和投保信息准确率,严密防范了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
(四)政策营造环境。对于“安贷宝”这一保险业探索服务“三农”的创新方式,监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公司在农村进行试点推广,提高农村保险理赔服务水平,引导公司从长远着眼深挖农村市场潜力,要求公司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作,争取当地政府政策支持。
三、积极作用 (一)保障农贷资金安全,促进支农贷款投放。“安贷宝”代替发生意外风险的农贷户向农信社归还贷款,为农贷资金搭建了牢固的防护网,大大降低了贷款坏账率,转移了农贷户无抵押担保的风险。在“安贷宝”开办后,农信社适当放宽审查条件,为尝试脱贫的农户提供贷款服务,保证了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健康成长,使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落到实处。2006年全省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总额达到356.3亿元,2008年全省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总额达到504.8亿元,比2006年增加41%。
(二)支持农民脱贫致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随着国家服务“三农”的政策措施连续出台,农民自主经营、致富脱贫的需求日益旺盛。但农贷户多数属于低收入人群,风险防范能力极为脆弱,大多希望获得贷款后通过种植、养殖经营脱贫,一旦遭遇意外伤亡,贷款的偿还很可能使农贷户家庭的困境雪上加霜,使得很多有心致富脱贫农民担心出现意外后家人的偿还困难,造成了农民想贷款又怕贷款的困境。“安贷宝”利用了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保障系统分散了风险,在遭遇意外时减轻农贷户家人负担,顺利偿还贷款,有效减轻了被保险人家庭和担保人的还款压力,维护了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发挥保险业经济补偿作用,探索服务“三农”新途径。“安贷宝”牢固扎根农村乡镇,紧紧围绕农民生活热点问题和产业升级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保险产品,向广大农民大力宣传保险的风险补偿作用,使农民逐步培养起保险消费习惯和理念,充分利用保险工具规避风险,为推动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也为保险公司深入农村基层、全面覆盖低收入人群进行了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