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先前预期的一样,大力发展保险业成为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9日,国务院下发的《意见》不但对未来上海保险业的发展作出了宏观长远规划,而且还具体点名应该优先加快发展的三大保险业务:航运保险、再保险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
就保险业如何更好地为上海“两个中心”保驾护航,各方早就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规划。有关保险业内人士建议,中央政府授权上海成立航运险发展和监管机构,以便更加高效地推动上海尽快成为国际航运险中心。
保险专家表示,世界公认的航运中心英国伦敦,拥有发达的法律体系、完善的中介机构和服务、顶尖的海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法律人才等,这些软环境,才是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大舞台上最闪耀的星光。
要在全球几大航运中心航运保险已经非常完善和发达的背景下,上海要想后来居上,抢到一定市场份额,逐步树立国际航运险业务中心地位,就必须在航运险软环境建设中尽快与国际接轨。航运险的国际化程度决定了一切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客观需要一个专业而独立的专门机构牵头。
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简单说就是老百姓自己出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在税前扣除这部分保费,从而享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退休后在领取保险金时再补交税款。业内人士建议,这个试点应该在全上海铺开,针对所有上海常住人口,包括外来民工。
其实,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在保险业内已经呼吁多年,这个险种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可以弥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市场化程度低的缺陷,从一定程度上化解我国未来面临的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压力。
对于上海应该通过税收优惠吸引更多保险机构和人才的建议,上海相关职能部门人士表示,国外很多保险机构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即使没有特别优惠政策,他们也愿意到上海来。
“现在上海高端的金融保险人才主要来自港台,今后为吸引欧美顶尖金融人才到上海工作定居,上海方面可能会考虑出台优惠政策。”该政府人士认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离不开国际化人才,上海正通盘考虑改进软硬环境,吸引全球高端金融人才到上海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