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
1980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以卢绪章为原型拍摄的电影《与魔鬼打道的人》。
广大华行的创始人。
现今亚细亚大楼。
1946年,民安保险公司总部在亚细亚大楼开始营业。
1984年,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区协调小组组长谷牧(左)、顾问包玉刚(中)和卢绪章(右)在一起。
在近代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创办的保险公司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卢绪章在上世纪30年代,以地下党员的身份创办的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是在广大华行领导下,中共地下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一家保险公司。
卢绪章(1911—1995),宁波鄞县人(今宁波鄞州区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广大华行(今华润集团)和民安产物保险公司(今民安保险有限公司)创办人之一。原对外贸易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对外经济贸易部顾问,原国家旅游总局局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
1.卢绪章等:《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史料》,《上海市保险业职工运动史料》。
2.杨延修,《民安产物保险有限公司亲历记》,《上海保险》2010年第4期。
3.吴申元、郑韫瑜编著,《中国保险史话》,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年。
4.《发动“宁波帮”的关键人物》,宁波侨网,2005年5月。
5.《卢绪章传》,李征著,中国商务出版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6.《卢绪章,当年邓小平特派他来宁波帮助改革开放》(李军),《都市快报》,2011年6月15日。
7.《他是宁波开发建设的大功臣》(白蓓),《宁波晚报》,2011年6月15日。
国统区隐蔽最深的地下党秘密机构
1911年6月,卢绪章出生在浙江宁波鄞县聚奎坊(今小沙泥街一带)一家经营米行的小商人家庭。由于父亲经营的米行不景气,卢绪章没有读完小学,14岁就到上海谋生,进入源通轮船公司当练习生,业余时间到上海总商会商业补习夜校学习商业知识,参加了上海市商会社会童子军团。
1932年秋,卢绪章从上海总商会商业补习学校毕业后,与田鸣皋、钱兴中三人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筹集150元法币设立一家名叫“光大行”的小公司,办理西药、医疗器械邮购业务。
1933年3月, 卢绪章、杨延修、张平、田鸣皋、郑栋林又在“光大行”的基础上,筹集了300元法币,在杨延修家的亭子间创办了广大华行。广大华行的5位创办人,其中有3位是共产党员,实际上已经成为上海地下党的一家企业。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卢绪章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了战地救护。
1939年,卢绪章奉党中央的命令,赴重庆开拓商机。卢绪章以资本家的公开身份,在大后方的工商界中活动。在重庆,卢绪章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同志,周总理叮嘱他“你这个资本家可一定要当得像啊,你要像八月风荷,出污泥而不染。”
广大华行在重庆直接受周恩来同志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成为国统区隐蔽最深的地下党秘密机构,并在重庆、贵阳、成都、昆明、西安等地设立分行。卢绪章牢记党的使命,发展了党的企业,扩大了资金积累,为地下党组织提供了大量经费。
大后方红色金融实业
1943年初,重庆已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商业、运输业高度发展。重庆的保险机构也多达50余家。由于创办保险公司的组织和业务比较简单,因此,当时的银行和大企业纷纷创办保险公司。此年4月,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在国统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为了增强广大华行的经济能力和企业声誉,进一步提高广大华行的实力和社会地位,为党的秘密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卢绪章提议创办一家保险公司的设想。他认为,保险公司可以扩大同各行各业的往来,广泛接触上层人士。卢绪章的这一设想,得到了广大华行党内和杨延修、张平同志的赞同和赏识。在一次去红岩村汇报工作的时候,又得到了党中央、周恩来同志的肯定。
于是,卢绪章以广大华行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身份,在中兴保险公司总经理、太平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副经理杨经才、海商法专家魏文翰的帮助下,邀请四川著名爱国实业家、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共同作为发起人,筹创民安产物保险公司。
广大华行和民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商定由卢绪章代表广大华行一方,卢作孚代表民生实业公司一方,共同投资法币1000万元,双方各筹资50%。在集资过程中,民生和广大争取到四川、重庆和云南许多政界与商界的著名人物参加认股。1943年6月,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成立董事会,11月,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正式开业。公司取名“民安”,是因为卢作孚先生认为,“该保险公司之职责应侧重于人民物资之安全保障,故命名为民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由卢作孚任董事长,杨经才任总经理,卢绪章任副总经理,杨延修、舒自清和张平分别任常务董事和董监。
民安产物保险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地下党所领导的企业社会层次提高,经营领域扩大,已跻身大后方金融实业界的行列。与众多上层社会人才合办企业,也是广大华行党组织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成果。
蓬勃成长与商海博弈
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在筹备期间,即在重庆繁华地区建造了一座三层办公楼,楼宇高敞,十分引人注目。为推进公司的健康发展,民安在开业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措施。
一是开设分支机构 、拓展业务。1943年11月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正式开业后,民生实业公司便将所有50余艘轮船的运输险业务全部交给了民安承保,初步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为全面拓展业务,民安在四川内江设立了分公司,聘请糖业公会负责人为经理,承揽了内江糖业运输及各制糖厂的水、火保险。此后,民安在昆明设立了分公司,在成都、贵阳、西安、自贡、盐都、泸州、宜宾、合江、资中等地设立分支代理机构。随着业务的蓬勃发展,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在大后方保险业中的名声和影响越来越大。
二是充实调整干部,稳定职工生活。1944年12月,杨经才因病去世。1945年5月,公司常务董事会推举卢绪章继任总经理职务,公司名声大振。当时正在重庆的冯玉祥先生还为此事送来题词一幅:“人民为主宰,科学是救星。”为了充实党的力量,卢绪章对公司的中层干部进行充实调整,特调衡阳的党员程恩树同志到民安产物保险公司任业务处处长,加强了我地下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同时,面对通货膨胀与物价暴涨, 卢绪章运用民安产物保险公司的资金与保费盈利10万美元,在工矿银行重庆分行副经理包玉刚和中央银行处长卢孟野协助下,进行黄金美钞买卖,以保存经济实力;又以民安同仁福利名义,开设民益商行,经营内江白糖、木耳、黄花菜等土特产购销业务,用商行的利润来改善民安职工的生活,安定职工生活。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重心东移。根据形势的变化,经党中央同意,广大华行总行和民安产物保险公司东迁上海、扩大经营。
1946年2月,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总公司租下在今延安东路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原英商亚细亚石油公司大楼底层的全部房屋用于办公,并正式对外营业。此楼建成于1916年,高7层,是当时外滩最高的一幢建筑,1989年被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亚细亚大楼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当时上海的外商保险业,首先是美商保险公司企图重新垄断中国的保险市场。而一些官僚资本投资的保险公司凭借各自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实力,又控制了一部分保险业务。再加上法币贬值,国民党政府一再颁布政令,保险公司维持营业必须不断增资。民营产物保险公司因业务萎缩,保险业务和技术人员不断分化而处于附庸地位。各保险公司为承揽业务,竞争激烈,勾心斗角,花样翻新。这个时候,刚刚迁到上海的民安产物保险公司要站稳脚跟,拓展业务,实非易事。
在这种形势下,民安产物保险公司调整并扩大分支机构,将原重庆、天津、汉口三个分公司改为华西、华北、华中三个区公司。随即又在南京、广州、青岛、沈阳、长春等地建立新的分公司或代理处,由总公司派人员或就地延聘有声望的商界人士负责经营。同时,民安产物保险公司紧紧依托广大华行并通过民孚企业公司,开辟国外保险业务。随后又与美亚保险公司建立了合约分保关系,一时业务蒸蒸日上,令同业刮目相看。1946年初,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又将附属企业民益商行扩充为独立经营的民益运输公司,总公司设立于上海。由民生实业公司副总经理童少生出任董事长,王应麒任总经理。民益运输公司利用民生实业公司的关系在国内一些重要的口岸设立分支机构十余处,并建立起了轮船、铁路、飞机等相衔接的联运网络。由民益运输公司代办向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投保运输险,不仅手续简便,而且服务周到,受到客户欢迎。
1947年,为吸引更多的保险经纪人协同承保,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又设立了联安保险公司,卢绪章任董事长,朱介成任总经理,谢步生任总稽核。与民安同址办公营业。在这一时期,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先后向大安保险公司等数十家企业进行了参股投资,使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短暂而光荣的历史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共上海分局书记刘晓审时度势,决定把广大华行的业务重点南移香港。同时,民安产物保险公司也派出专员沈日昌到香港筹建分公司,当年即开张营业。1948年, 卢绪章到香港主持广大华行工作。同年底北上大连,回到解放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特殊贡献,被誉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这时,民安产物保险公司也扩股到20万股,资本总额为2亿法币,扩大了20倍。
1949年3月,中央决定将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广大华行向华润注资500万港元,华润公司实力得以壮大,这也就是如今盛名远扬的香港华润集团的前身。广大华行资产清理后,上交组织近200万美元,加上1949年初送交组织的100万美元,卢绪章等人已将全部身家悉数上交,而这些钱,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除张平、舒自清等人留港继续经营公司外,卢绪章等其他人离港北上,随军接管上海,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经贸干部。
为配合这一转移,进一步发展国际保险业务,民安总公司按原定计划办理停业善后事宜。1949年底,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国内机构全部停止营业并宣告清理。1953年5月26日,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在处理好全部的保险业务后,经上海市军管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金融处批准,正式宣告结束。
民安产物保险公司的经营历史虽然不长,但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党的统战工作和经济工作,为我党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对上海地下党领导的群众团体“保联”给予有力的支持与资助,还为党培养了一批富有经验的金融保险骨干,胜利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香港民安保险的改组、发展与更名
民安总公司按原定计划办理停业善后事宜的同时,香港分公司则另行改组,成立独立的“香港民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总额为100万港元,于1949年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开业,经营除人寿保险外的一切保险业务。梁次渔任董事长,石景彦任总经理,沈日昌为经理。
香港民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办民安香港分公司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大量进口物资通过香港转口,香港民安保险5位职工致力开拓货运险、火险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达到118.7万元,积极为国家提供了外贸服务。
60年代,香港民安保险在九龙设立办事处,并在“银保一家”的政策下,业务稳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支持下,打破了船舶险业务由伦敦订价的规定,打造了公司的专业优势。
70年代,香港民安保险火险和意外险业务发展迅猛,保费增至1239万港元,并积极参与涉外分保,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80—90年代,香港民安保险发展逐步趋向多元化,总公司自置物业民安广场办公,实力和形象进一步提高,同时,公司在香港观塘、荃湾和新界设立机构。在巴拿马设立民安海外公司,进入美国市场。与人保、太平等公司合资成立中国国际再保险有限公司,与南洋等商业银行成立联合信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抓住内地开放的机遇,在深圳、海南设立分公司。
进入21世纪,民安保险、中保港分、太平港分业务进行重组,并在国内设立子公司 “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深圳。2006年6月,公司进行了股权改造。2009年12月,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正式易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已经达到20亿港元,位居香港财产保险公司前三位。民安保险(中国)在全国设立了18家分公司,保费收入达到12.7亿元。2010年,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受《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的规定:“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存在控制关系的,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的影响,在2010年3月15日,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向内地企业出售全资附属公司——民安中国的全部股权。2010年12月31日,民安中国股权变更事宜得到中国保监会的批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组成的联合受让体,联合受让公司原股东中国太平香港所持有民安中国100%股权。原太平财产保险公司副总经理王新利担任董事长兼总裁。2011年5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民安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更名为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新的民安正继续以新的名称或新的主体形式,传承卢绪章等人开创的民安保险事业,继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
新中国外经贸建设的“拓荒牛”
新中国成立后,卢绪章任上海市军管会财经委员会副处长、副局长和华东区贸易部副部长。1976年后,任国家旅游总局第一任局长,外经贸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顾问等。在外经贸工作中,卢绪章有魄力,有主见,高风亮节,清廉刚正,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社会声望,是一位长期奋斗在外经贸战线上的德高望重的领导者。
1984年,卢绪章受邓小平委托到家乡宁波帮助对外开放工作,当时他已经73岁了。卢绪章先后被聘为浙江省、宁波市政府顾问,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首任会长。
1984年8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的谷牧来到浙江,传达邓小平关于宁波对外开放的指示。
谷牧对浙江省和宁波市的领导说,1984年八一建军节,中央领导在北戴河聚会时谈到对外开放问题,小平同志说:“要派卢绪章同志去宁波,帮助搞好那里的对外开放,把全世界的宁波帮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自此,宁波机场、宁波港、宁波大学、月湖,这些宁波著名地标都与卢绪章有了关系。经过卢绪章的努力,宁波成为计划单列市;1985年,宁波机场建成;1986年,北仑港成为中国四大国际中转枢纽港之一;同年9月,宁波大学正式开学,结束了没有综合大学的历史。卢绪章还以旅行家的眼光,对东钱湖、月湖、天一阁、城隍庙的开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宁波帮助工作期间,卢绪章利用海外关系多、声望高的优势,为发动“宁波帮”,开发宁波港,加快宁波开放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