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畲乡”。这里风景秀美、民风纯朴,虽然经济欠发达,但在保险服务民生方面却走在了前列。2009年浙江保监局与景宁县合作,建立了全省首个保险服务社会民生示范区。
示范区成立之际,首先确定了四大政保合作项目,分别为:农民意外伤害保险、体育健身设施公众责任保险、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保险和在校生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农民意外伤害保险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保险的表现尤为突出。
“政府的职能,是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通过机制建立使各方力量发展起来。政府包揽一切,既做不到,效率也不高。”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叶金堂阐述建立示范区的初衷,“在现有基础上要快速和大幅度提升民生保障力度,引入市场补充机制成为景宁县必然的选择。保险具有潜在的服务优势和资金优势,在一些民生问题上,效率更高、效能更好。”
有一个例外:毛庭华父母的赔案是农民意外伤害保险第一例赔案。
2011年正月初五,英川镇叶坪头村,毛庭华的父母遭遇飞来横祸。二老外出种土豆,回来途中所骑的人力三轮车发生翻车事故,毛庭华母亲当场身亡,父亲经抢救无效死亡。毛庭华一家陷入了无限悲痛中。
接下来,毛庭华着手料理后事,“正月里做什么事都得送钱给红包,找人选日子出殡,找人拍照片什么的,都要给钱”。但有一个例外,保险公司给作为受益人的毛庭华送来了2万元钱。
原来,毛家隔壁恰巧住着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的员工,邻居帮毛庭华一查,得知其父母都参加了新农合,虽然“死亡伤残新农合不赔”,但景宁县新农合的参保农民还有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2009年12月,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与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签署《景宁畲族自治县合作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协议书》,县社保事业管理中心作为投保人,集体向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投保,保费每人6元,保险期限一年。自2010年1月1日起,全县13.78万名参加新农合的参保人员因意外造成身故或残疾的,每人最高可以获得1万元的赔偿。
毛庭华告诉记者,料理父母后事共花了5万多元,保险公司赔付的2万元着实减轻了他很多负担。“现在的政策真是好多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毛庭华翻开存折,看到保险公司汇款记录一栏不禁感慨道。
农民意外伤害保险是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参与的两个项目之一,另一个项目为体育健身设施公众责任保险。后者是2010年4月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与县文广出版(体育)局所签订的,5月26日正式开办,投保对象为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全民建身苑(点),赔偿因意外事故造成伤残、死亡,并附加医药费保险,保费每苑(点)400元/年。
“2010年,体育设施公众责任保险没有赔偿,而农民意外伤害保险2010年共有22人得到赔偿,支付赔款22万元,当年保费实际为27.5万元。”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经理叶少华告诉记者。
一天一块钱:梅记香辣馆的赔案是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保险的第一例赔案。
位于鹤溪镇童弄街38号的梅记香辣馆,屋顶和标牌装饰一新,外墙壁上书有一篇“龙蝦赋”,吸引食客驻足欣赏。站在大门口,丝毫感觉不到这里曾遭遇过一场大火。“你看,这两头的屋顶,就是以前的屋顶。”店主叶老板指着两头的瓦片屋顶说。
回忆起自己的投保经历,叶老板称,2010年1月,他当时不在店里,老婆从店里打来电话问:“有一个一天一块钱的保险,保不保?”“一天一块钱,当然保啊。”就这样,叶老板的饭店参加了“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保险”。
2010年7月10日,饭店厨房起火,太平洋保险景宁支公司理赔员小程发现饭店正是由公司所承保,通知叶老板,叶老板这才得知自己的饭店着火了。
其后,太平洋保险景宁支公司参与了饭店的清理重建工作。 “你看这个屋顶,如果按照恢复原状原则,我们只需要恢复到瓦片,但考虑到瓦片工期长、还漏雨,根据客户需求,经与上级请示,我们采用了新的材料,中间还加了隔热层,比原来的屋顶好很多,造价也高很多。”太平洋保险景宁支公司总经理陈雄亮告诉记者。
“以纯商业保险角度来说,土木结构的房子一般是不保的,即使要保,费率也在10%。以上。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保险对个体户真的很优待了。”太平洋保险丽水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章巧爱表示。
这场火灾给饭店造成了六七万元损失,保险公司赔付6.5万元。叶老板原先预计至少需两个月才能重新开张,没想到,不到一个月,饭店就重新开张了。“如果晚一个月开张,损失就大了,20万元的营业额,2万多元的员工工资,还有房租等等。”叶老板有些庆幸。经过这场大火,叶老板对保险有了新的认识,“这个保险我肯定要续保的”。
2009年12月,太平洋保险景宁支公司与县工商局签订了《景宁畲族自治县政策性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保险合作意向书》,以个体工商户为保险对象,为其提供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住院津贴保险、个私财产险(有A、B两个方案供选)。保费共计600元,其中个体工商户承担360元,县工商局承担240元。
据统计,景宁县有3400多户个体工商户。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县工商局和太平洋保险一起挨户宣传。“景宁支公司刚成立不久,全体人员只有4位,城里走,乡下去,天天工作,很辛苦。” 陈雄亮回忆说,当月有89户个体户投保,收上来5万元保费,可2010年7月先后发生两场火灾,赔出十几万元。
“今年我们计划对产品进行调整。”章巧爱告诉记者,一是将个私财产综合保险固定为A方案;二是取消住院津贴保险,增加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和附加盗抢险。“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我们发现个体户最需要的保险是盗抢险,但这一险种的风险也很高。”章巧爱透露,调整后的产品,政府240元补贴不变。
截至今年5月底,景宁县有306户个体户投保,共缴纳保费18万多元。“由于当地灾害事故多发生在下半年,不知到时这点保费够不够赔。”不过陈雄亮说,他们做这个项目,是希望与政府搭建平台,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项目扩大
随着最初几大签约项目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人心,景宁县政府又先后将一些已经成功运作多年的保险项目纳入保险服务民生工程之中,引导保险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策性农房保险就是其中一例。
在张村,一座占地十几亩、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木制大宅,一半完好,另一半只剩烧得黑焦的梁柱支棱着,不过旁边又修了几栋小楼房。
大火是今年大年初一凌晨4时烧起的,十几户住户中有6户人家的房间被毁。幸运的是,张村在2007年参加了农房保险。农房保险承保除地震以外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为每户提供1.8万元、每间3600元的保险金额,保险费每户15元(省市财政补贴10元,农民自交5元),保险期限一年。张村民政员沈宝盛告诉记者,村里帮每户农民交纳了这5元保费。
村民吴绍发的两间房在这场大火中被毁,后来从保险公司领到了7000多元。吴绍发高兴地指着旁边的一间新砖房,这正是他新建的一间房。“现在还是政策好啊。”村民七嘴八舌地议论道。
“如果老百姓的房子被烧了,政府会给予补助,但这个补助不仅相对较少,而且程序很繁琐,再加上政府损失鉴定的专业力量不够,很难兼顾公平。如果保险业参与其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经过调查,根据条款约定进行赔偿,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在叶金堂看来,保险的确发挥了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和政府管理“辅助器”的作用。
老百姓满意,保险公司高兴的同时,也在默默承受着经营压力。记者从人保财险景宁县支公司了解到,自2007年1月开办政策性农房保险以来,参保户数3.5万户,2007年到2010年,赔付率分别为249.38%、284.10%、179.85%、185.61%,4年保费合计55.75万元,赔款支出475.20万元,赔付率合计222.84%。
“景宁县之所以能成为保险服务民生示范区,与保险行业自身的努力分不开。”叶金堂向记者反复强调,如浙江保监局积极推动、指导,局长吴勉坚多次前往景宁县考察调研;又如保险公司能够站在群众角度,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等。
选择保险 选对了“选择保险,我们是选对了。”叶金堂感慨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认可保险的同时,景宁县政府也加大了对保险的配套支持。自农房保险、农业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等政策性保险开展以来,已经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多万元。特别是针对保险服务民生示范区的建立,县政府专门成立保险服务民生发展专项资金,2009年9月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保险服务民生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资金启动规模为200万元,目前已经达到了400万元。
该办法规定,各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向县政府提出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房保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综合保险、农民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县政府研究决定的其他险种等政策性保险服务的申请。
“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大创新,标志着县政府购买保险服务的做法在制度上得以确立,也意味着从此以后景宁人民可以享受到保险的长效保障。”县政府工作报告称。
叶金堂说,到目前为止,保险服务民生示范区已经运行了一年有余,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其他地区借鉴参考:
一是地方政府要有较强的保险理念和意识,充分认识到保险各方面潜在功能;二是保险公司要有强烈的服务和谐社会发展的理念,产品设计需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需求,避免产品成为“无源之水”;三是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考虑到老百姓保险理念不强,一定要有好的氛围和机制;四是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相关部门、企业要各尽所能,发挥职能优势;五是争取上级保险监管部门和上级保险公司的有力支持。
下一步关注百姓发展
“示范区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扩大保险覆盖面,二是继关注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住房之后,关注老百姓的发展。”叶金堂说。
所谓关注老百姓的发展,源于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在今年年初制定的《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大力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着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继续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建立资金互助组织。
据统计,景宁全县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有6463户,共计18195人,其中43.4%的人可以通过开展特色农业、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休闲旅游业等生产经营项目,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为此,景宁县政府专门下发《景宁畲族自治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低收入农户发展扶贫贷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要求保险公司负责对低收入农户和涉农金融机构申请的小额贷款提供保险保障,并组织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保险费用由政府统一支付,这在全国也是首创。
叶金堂解释说,针对低收入农户,按照目标体系,要通过2-3年时间实现人均年纯收入超过4000元。如果政府直接给予救济款,“钱花完也就花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财政的作用是消极的”。但是,如果动员保险和其他金融部门,由政府支付保费和利息,农户得到资金帮助和信用扶持,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农户的发展问题,地方财政效应由此被放大很多倍。
总之,通过3-5年的努力,景宁县将有望建设一个“体制灵活、项目丰富、惠民利民、科学长效”的保险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