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保险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广东保险学会紧密结合形势和广东保险业发展状况开展保险理论研究和各项活动,在中国保险学会、广东保监局和广东省社科联的正确指导下,在各会员单位领导及全体会员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应用为本,《广东保险》会刊质优版美
《广东保险》作为广东保险学会的会刊,2010年坚持以“应用为本”,贴近保险市场,服务行业基层,紧跟实践发展,为解决保险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化疑解惑。会刊所设置的大部分栏目,都是针对保险从业人员的实用型栏目,比如“热点探讨”、“公司经营”、“业务研究”、“调研报告”、“案例精析”、“营销悟语”等栏目。在设置论文栏目的同时,会刊还设置了富有亲和力和活泼性的特色栏目,令特色栏目成为学术期刊品牌构建的“点睛之笔”,比如有“锐眼时评”、“星光灿烂”、“百花园”、“卷尾箴言”、“图片报道”等等。在版面设计上,注重采用鲜亮的背景色调,致力营造大气活泼、变化多姿的设计风格,从而从形式上更好地展示学会和会员单位的活动情况和精神风貌。此外,为使会员单位的领导及有关部门及时获得保险行业信息,我会将原来每月中旬出版的月报《保险通讯》改为每月上旬出版,并更名为《保险快讯》,以突出其时效性。
二、翔实准确,《中国保险年鉴》(广东)和《广东保险年鉴》顺利完成
为做好《中国保险年鉴》(广东)的组稿工作和《广东保险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我们总结往年经验,在发出组稿通知的同时附上组稿的详细说明,让各保险公司的组稿人员及早明确年鉴所需资料的范围、内容和具体要求。为使保险年鉴真正成为如实记述广东省保险业界重大事件和广东保险事业发展历程的资料性读物,为广东省经济综合部门和各保险机构提供有关的翔实准确的资料,我们对各保险公司提交上来的大量资料进行了反复核对、修改,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时完成了《中国保险年鉴》广东部分的组稿工作,并如期编辑出版了《广东保险年鉴》。
三、坚持不懈,做好地方志年报的收集、编辑工作
编制地方志资料年报是广东保监局交给广东保险学会的一项年度工作,为编制该年报,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积极抓好对各保险公司提交年报资料的督促工作,尤其密切注意新保险公司成立情况,及时向新成立公司发出提交年报要求,并对已收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整理、编辑,按时完成任务。
四、开展调研,保险服务满意度调查备受关注
广东保险业要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和在全国的领先优势,迫切需要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尤其是客户满意度情况。为此,我会于今年9月委托广东商学院理财研究中心成立了“广东保险客户满意度调查课题组”,该课题组运用各类数据分析的科学方法,分析顾客满意度各项指标,从消费者的视觉及时检视广东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明问题的根源。该项调查以险种、价格、服务态度、售后服务、服务专业性、投保方便性、联系快捷性、以及理赔的及时性、合理性、快捷性十个指标,构建了保险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相关的市场走访和问卷调查,对2010年广东保险客户满意度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不同地区、年龄、收入、职业和教育程度的客户对广东保险市场的满意度有了一个量的刻画和差异性的认识,为提高广东保险客户满意度的系统工程,提供了一份可资借鉴的材料。本次调查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今后我们打算每年去做一次满意度调查,并准备在增加调查对象数量,提高调查结论的可信度;进行概率抽样,提高结果的合理性;建立样本数据库,形成相对稳定的调查点,以便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反映保险满意度为四化趋势;增加深度访谈的环节和个案调查的内容以挖掘客户满意度背后深藏的根源;对调查员加强培训,提高调查技能等方面做得更好上些。
五、携手高校,培养保险业高级管理人才
自2005年以来,我会多次携手高校合作办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年10月,由我会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合办的2008届保险研究生课程班,也是我会与高校合办的第3个研究生班顺利结业,学员们通过两年的刻苦学习,提升了保险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广东保险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培养具有现代工商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今年7月,我会和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由我会推荐了一批保险行业中德才兼备、具有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潜力的管理人员就读暨南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为减轻学员的经济负担,在该合作项目中,我会尽了极大的努力与暨大协商,在学费方面为学员争取到了最大的优惠。10月份,我会又根据广东保监局的指导意见,积极协调驻粤各保险机构支持广东商学院做好2011年保险硕士招生工作。这次招生时间紧迫,我会除及时发文外,还紧急召集各保险机构人事部门负责人召开了招生动员会议,使该项工作成效显著,网上报名人数达500多人。
六、结合形势,开展各类保险学术理论评选活动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主题精神,发动全省保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为我省保险业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会与广东保监局团委于去年共同组织了开展贯彻《纲要》献计献策“创新金点子”活动。这次活动共评出“金点子”3个,“银点子”5个,“铜点子”10个。今年3月,我会召开了颁奖暨研讨会,对参加本次活动表现突出的单位和获奖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同时颁发了奖金和证书。广东保监局江裕棠副局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获奖者代表和广东地区高校的2位教授也在会上发了言,会议最后由广东金融学院郭颂平副院长对获奖文章进行了点评,并对当前保险市场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演讲。
为适应国务院《珠三角发展纲要》实施后形势发展,贯彻落实去年12月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在广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活跃保险业学术气氛,我会于今年3月至9月在全省保险界开展了优秀论文评选有奖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广东保监局的大力支持和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参选文章共92篇。由15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对上述文章进行了认真的评定。经过初评和复议两个阶段的评选,最后评委们投票评出了一等奖3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5篇,并于12月份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暨保险产品创新研讨会,全省各保险机构共13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保监局江裕棠副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保险系主任申曙光教授以保险产品创新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会议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积极。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保险理论与保险业务的繁荣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为便于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学习,我会将该次征文活动的获奖论文(26篇),以及发表于2009-2010年《广东保险》杂志的部分优秀论文(24篇),汇编成册,形成《广东保险优秀论文汇编(2009-2010年)》一书。该书的论文内容丰富,研究探索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展示了我省保险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理论成果、智慧结晶和精神风采,有益于业内人士学习交流、开拓视野。
除了在我省保险界开展论文评选活动外,为提高广东地区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学生的保险理论研究能力,增强保险业的后备力量,我会还联同广东金融学院一起于今年3~9月开展了首届广东地区保险专业学生学术征文活动。广东金融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商学院等四所高校保险专业学生踊跃参加了这次活动。
七、一如既往,服务会员,发展会员
我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每年都通过不定期召开秘书长工作会议,在商议工作的同时,加强了会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会员单位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此外,新春慰问、中秋茶聚、生日庆贺等活动也使广大单位会员倍感亲切与温馨。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各会员单位,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社会形象,丰富我会的服务项目,今年我会联合具有12年保险营销咨询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玉米田公司共同为广东保险营销人员提供网络服务,内容包括:学会网站个人形象广告公示、个人保险营销网站制作及维护、个人保险网站完全营销手册一本(电子版)以及全球华人保险学习网全年的网络学习卡,学习内容涵盖保险营销管理的各个层面,内容丰富实用。该项活动有利于树立保险营销人员个人品牌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社会对保险行业的认同度,开拓新的保险营销途径。
我会在一如既往地做好会员服务的同时,主动与新公司进行联系和沟通,按学会章程积极发展新会员。今年,我会会员队伍又增加了4位成员,分别为幸福人寿保险广东分公司、太平养老保险广东分公司、国华人寿保险广东分公司、信达财产保险广东分公司。目前,我会已有单位会员93家(其中地市级单位会员37家),驻穗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成为了我会单位会员。
除上述工作外,一年来,我会积极完成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布置的各项任务,还根据广东年鉴编委会要求,完成了《广东年鉴•2009》“保险业”栏目的组稿工作。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会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经验,找出不足的基础上,制订出明年的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会刊、年鉴、地方志这“老三项”工作;
2、开好年会,准备好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3、结合我省保险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举办不同形式的、互动的研讨会;
4、组织会员单位到国内外进行学习交流;
5、请著名专家作专题演讲;
6、配合暨南大学、广东商学院办好EMBA班和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班;
7、举办粤、港、台保险研讨会。
以上是学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在过去的一年,我会经常向保监局领导汇报工作,从中得到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和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会员单位的紧密配合,各单位都能按时交纳会费,积极参加我会召开的各类会议和举办的各项活动,在此,我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适逢广东保险学会成立25周年,我会编辑了《足迹与回望——广东保险学会成立25周年(1985-2010)纪念册》。该纪念册记载了25年来我会的成长历程。每一张画页,就是我们的每一个脚印。我们一路走来,得到了中国保险学会、广东保监局和广东省社科联的正确指引,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正因如此,我们的脚印清晰而踏实,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的前程也一定越来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