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霖,浙江镇海县人。在民国之前即潜心从事保险,除了过福云,就要数傅其霖了。傅其霖早年供职于上海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华兴水火保险公司,不久升任该公司水险部主任。由于他天资聪慧,颇多建树,深的公司董事会依仗。一战爆发后,外商航运大受打击,而我国航运业则发展迅速,傅连续为三北、宁绍、鸿安三家轮船公司及国营招商局扩大水险经营计划,成绩显著,后升任副经理。
当时因保险业这未能通力合作,所以对巨额再保险业务极感困难。他极力倡导同业合作,并邀请华商保险公司建立了保险公会,傅被推举为董事、执行委员,为维护同业的利益贡献巨大,深得同业推崇。后华安水火保险公司经利沈仲礼逝世,董事会力邀傅出任经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奋斗,公司各项业务欣欣向荣,傅又任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
对于水火险合作的方法,傅倡议极多,他集合同业创建华商分保团,后又正式成立船舶保险联合会,傅任委员,聘请工程专家及验船师办理修理救助事宜。此外,又联络上海航政局组织评判及审定船员资格,博得各界赞誉。后来与华商同业组建华商联合保险公司专营再保险务,傅任常务董事并一度兼任董事长。
丁雪农,江苏扬州人。青年时代留美,归国后任交通银行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因在美求学时专攻保险,回国后耳闻目睹中国保险业的落后,于是1930年创办了太平保险公司并自任经理。不到10年,太平保险公司已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并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1935年,太平、安平、丰盛三家公司合并,成立太安丰总经理处,丁雪农任协理,并任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常务委员兼华洋联合委员会魏源,并组建了华商联合分保公司,这是华商自办的第一家再保险公司。他还曾任上海人力车夫团体保险委员会主席,并倡导体育,是华东体育会创办人之一,并任该会会长。
1949年上海解放后,他积极参与筹组民联分保交换处,1951年去香港,1962年在台湾病逝。
任硕宝,福建闽侯人。1918年,他从福州格致学院毕业后,进入保险界服务。他先是在法商保太保险公司任视察员,在各地视察各代理处业务状况,颇受公司赏识。组建友邦水火保险公司时,任被聘为经理。后又兼任美亚保险公司中国各口岸水险部经理。1932年,上海实业界、金融界巨头联合组建华商泰山保险公司,聘任为水火险部经理。这是脱离洋商进入华商保险的开始。任专心于公司的业务与管理,重要事务必亲自料理,公司业务日渐兴隆,根基也日趋稳定。
此外,任对社会公益事业也极为热心,曾任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的评价委员、兵险委员会主席、火险查勘研究班委员等。任还任华洋联合委员,及统一保价委员会中方主席,对于华商火险保价问题潜心研究,制成火险保价表,以供同业参考。
朱如堂,浙江吴兴人。1921年,专攻商业管理,获得MBA学位后归国。1924年,任济南大学商学院院长。1926年,进入保裕保险公司服务。1931年,与几个爱好保险的友人筹措开办宝丰保险公司,同年担任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1935年被推任为常委。
朱如堂对我国保险业早期的发展功绩颇丰。1933年,中英文火险保单标准条款与格式的制定与实行,他出力良多。其后,公会又设保险单译文委员会,他任常委之一,先后审定了火险、汽车险等保单译文。1935年,中外保险机构为密切联系,他出任华商公会方面的代表,为华商同业谋求利益,他据理力争,不辱使命。1936年,上海实施火线经纪人规章,这是我国保险史上划时代的一笔。这项规章的提议、起草、讨论、修正、以至实施,费了许多人的时间和心血,朱如堂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人。
陈干青,上海崇明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南洋大学航海科,后进入民国交通部商船专门学校,毕业后进北轮埠公司,逐渐升任升安轮船长,后历任升利、德兴好、肇兴轮船公司总船长。期间训练出不少航海人才。1928年,他同肇兴轮船公司总经理李子初先生商议创立肇泰保险公司,承保国内商船船舶保险,兼任该公司协理8年。1932年,他联合同行数人,出资创立了中国海上意外保险公司,自任经理,后该公司加入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并且兼营水火险。1935年,担任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他曾出席1920年日内瓦第十三界国际劳工大会,曾任中国商船驾驶员联合会会长,中国商船驾驶总会主席委员,上海船业公会执行委员,招商局高级船员遇险责任审查委员会委员,海损理算师和船货估计师,中国海上意外保险公司经理等职。
冯佐芝,广东宝安县人。17岁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辛亥革命爆发前,同李煜堂等联合创办联保保险公司。随后担任上海分公司经理,曾两任华洋联合会华方代表,并任广肇公所,广东医院董事,曾热心帮助上海青年会征求队。
陈鹤,字鸣,浙江定海人。1924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归国后,在上海法商保太保险公司工工作达18年之久。1943年,任民安产物保险公司协理。1947年,上海同业成立民联分保交换处、任副主任委员、上海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总经理等职。
郭琳天,广东中山人。19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上海永安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在银行保险、法律、经济等方面有较深造诣。在任总经理期间,对保险法规、一般业务方面均有贡献,才华横溢,只因积劳成疾,死时年仅33岁。
金通明,上海人。193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科,1934年进入中国银行服务,1937年6月调入中国保险总公司。抗战爆发后,调任中国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经理,负责创办事宜,并使香港分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严福堂,浙江余姚人。18岁时就从事保险业,工作于英商洋行保险部,历任水险部大写、洋行买办。1920年,中央信托局公司开业,严福堂担任保险部主任,他在公司中拟定营业方针,调整人员,增设分公司及代理处,并担任保险公司董事,闸北救火会董事等职,深得保险界人士信赖。宋汉章是他的挚友,在中国保险公司筹备阶段,他们常常一起商讨,贡献颇多,晚年还担任中一信托公司襄理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