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合规经营机制建设,有利于促进保险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已成为全球保险业的共识。本文指出构建我国保险公司内部合规经营机制尚存在组织体系、制度建设等诸多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要使合规经营机制在合规风险管理中发挥实效,科学制定内部合规制度,健全合规经营组织机构并保持其独立性,培育企业合规文化等措施是治本之策。
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机制的问题
1. 内部合规制度建设缺失。大多数保险公司缺乏统一明确的合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没有上升到公司决策层面。各部门只是“各扫自家门前雪”,对其他部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缺乏监督和反馈,同时,合规管理部门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间缺乏协作机制。另外,大多数保险公司缺少控制风险的正向激励制度,直接导致股东、监事会和董事会对合规风险的事先防范与事中、事后检查监督不足。
2.合规经营组织体系不健全。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保险公司仍未建立合规管理部门,更谈不上构建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科学的运行程序,合规管理与原有的法律事务管理、内部控制等职责界定不清晰,相互协调配合不力,导致合规管理效果有失众望。
3.合规管理部门或者合规岗位人才不足。合规人员应当具有与其履行职责相适应的资质和经验,具有法律、保险、财会、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应当具有把握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自律规则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能力。但事实上,各保险公司合规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业务拓展的实际需求。
4.合规检查技术匮乏。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来看,风险管理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手段,大量运用数理经济和计量经济模型来识别、测度、评估和监管风险。目前国内保险业在“合规风险”界定还不清晰的情况下,虽然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开始重视,但还只是采用相对模糊低效的运作方式,合规管理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5.合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业界尚存在对合规的理解停留在“合法合规”的层面,一定程度上将合规风险视同操作风险,致使操作风险不断发展并集中突显,其深层原因是合规文化的缺失。
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机制的构建
1.科学制定内部合规制度。首先,从公司战略层面对合规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履职保障及监督机制作出制度规定;其次,内部合规制度建设与业务流程改革联合推进。打破内部条块分割的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业务流程优化;最后,坚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合规制度建设并举。保险公司合规经营机制是否有效,需以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支撑,坚持重点应放在正向激励方面,创造和保持有效率的决策过程,防止公司战略出现重大失误。
2.健全合规经营组织机构。设置独立的合规部门是合规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规部门负责公司合规制度的制定实施、检查监督、经营风险的防范以及与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鉴于其职能和职责的特殊性,为保证合规部门有效发挥作用,合规部门应当与业务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分离,保持独立开展合规管理各项工作。合规部门应实行与其工作目标一致的独立预算管理和独立薪酬、考核体系,必要时应有权外聘专家协助持续开展合规管理工作。
3.健全合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合规人员要具有与合规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技能、经验和素质。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讲师队伍并从外部聘请法律专家、监管专家,对合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员工的培训要注重实际效用,定期回顾评估政策、流程和法规要求的合规性。
4.开发应用合规管理信息系统。金融企业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趋势,即合规方案正由“以任务为中心”向“以流程为中心”转变。通过开发应用先进的IT合规管理信息系统是当今合规管理发展现代化的方向,实现对合规风险管理的预警、识别、评价、监督、预防,构建合规风险的管控立体架构,充分发挥合规管理的预防作用。
5.培育企业合规文化观念。合规是保险业稳健运行的一个内在要求,应使合规理念融入保险公司每位员工。内部的各项合规制度只有内化成全员自觉的意识,并贯穿业务全流程和环节,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而这一过程中培育合规文化是关键。首先,合规文化的培育要从高层切入;其次,强化合规创造价值的观念;最后,应建立与企业倡导的合规文化和价值观一致的激励约束机制,摆脱认为合规会影响工作效率等不良观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