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编者按: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展现我国保险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本刊将连续刊发来自中国保监会、科研院校、保险公司的反映改革开放30年保险业理论研究及发展成果的文章。改革开放30年,中国保险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挥了积极的保险保障作用。展望未来,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保险业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仍需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迈出新的步伐。


艰辛的开拓辉煌的成就
——中国保险市场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

中国保监会发展改革部

    [摘要]中国保险市场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以及保险从业人员都有了大幅增加。保险理论创新获得新的突破,保险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保险市场率先全面对外开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并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拓展了市场发展的空间。回首三十年来的发展,解放思想是保险市场发展的有效法宝,我们将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发展道路。
    [关键词]保险市场;改革开放;发展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8)11-0003-07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从而开始了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历程,中国保险市场重获新生,从小到大,由弱至强,努力服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不断增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保险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市场三十年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三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保险市场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探索有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1979年4月,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纪要》明确提出要开展保险业务。同年11月,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决定从1980年起恢复已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从此,我国保险市场开始迈进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以来,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保险市场无论规模、主体还是队伍,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新兴市场。
——保费收入快速增长。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仅4.6亿元,2007年增加至7 035.8亿元,增长1 500多倍,年均增长超过28%,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1980年保险深度为0.1%,保险密度0.47元,2007年则分别提高到2.85%和532元。2007年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平均每年上升1位。
——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一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市场呈现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截止2007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 331家。保险市场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体、政策性保险公司为补充、综合性公司与专业性公司并存、中外保险公司共同发展、市场竞争结构较为合理的新格局。
——从业人员成长壮大。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2007年底,全国保险市场管理人员达7.6万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2.8万人。精算、核保核赔、投资等保险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7万人。保险营销员由2002年的11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1万人。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形势,保险监管干部队伍从2002年初的672人增加到目前的1 816人。
(二)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行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过去的三十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至强的奋斗过程,行业竞争能力得到明显提高,逐步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截止2007年底,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上市保险公司资产占行业总资产的53%。保险机构新增资本金接近1 500亿元,资本规模大为增强,行业整体实力跃上了新的台阶。
——资产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在传统经营模式下,保险公司经营和发展单纯依靠承保业务。近年来,保险公司投资业务得到较大发展。承保和投资“两个轮子”协调发展,保险资产管理专业化积极推进。保险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得到加强,资金运用渠道稳步拓宽,资产结构逐步优化。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客户服务、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得到加强。强化内控管理,公司治理逐步改善。境内外上市的保险公司数量稳步增加,上市保险公司投资价值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初步形成了体现我国保险业特点的行业文化。
(三)积极服务经济社会,保险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保险业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市场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保险的功能和作用逐步增强。
——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一是及时进行保险赔付。仅十六大以来的五年,保险业累计赔款与给付6 800多亿元,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目前保险业为人民群众未来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1.9万亿元,对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养老保险公司受托5 677家公司的企业年金计划,受托资产达到84亿元。三是支持对外贸易和投资。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对外贸易与投资1 000多亿美元,为5 000多家企业提供了风险保障服务。四是辅助社会管理。保险业积极发展责任保险,开发了210多个责任保险产品,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医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校园责任保险等,在化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持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目前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支持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保险公司作为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多家商业银行的上市重组,为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推动商业银行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保险业已经逐步成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险业努力服务“三农”,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一是积极推进农业保险试点。近年来,保监会批准设立多家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5.3倍;赔款30亿元,同比增长4倍。二是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7年,保险公司在14个省114个县(市)参与新农合试点,参合人数3 017万人,累计为875余万人次提供了医疗补偿服务。三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养老保险服务。通过保险公司的参与,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减轻了政府管理难度和费用压力,使被征地农民得到了养老生活保障。
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已经逐步成为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为支持投资、扩大消费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成为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
(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保险的地位影响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通过加快自身发展,大力支持和服务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保监会高度重视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的积极作用,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2006年在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这一年里,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保险工作汇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3号文件),召开了由各省(区、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保险工作座谈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保险工作的高度重视,使社会各方面对保险业的关注和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保险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影响,为我国保险业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的舞台。
二、保险市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变化和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行业在理论创新、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保险监管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进展。
(一)保险理论创新获得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中国保监会的直接推动下,保险业通过保险理论创新,大大拓宽了视野,对保险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促进了保险实践向宽领域、多层次发展,为保险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
——保险业发展阶段理论,即我国保险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保险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保险功能理论,即现代保险不仅具有经济补偿功能,还具有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这是对传统保险理论的拓展和突破。三大功能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保险发展的内涵,提高了保险理论境界,开拓了市场发展的新领域。
——保险监管理论。监管机构始终把防范风险作为保险业的生命线,通过加强和改进监管,推动行业发展,促进保险市场持续稳健运行。明确了把防范化解风险、维护保险市场稳健运行、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作为保险监管的目标。确立了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的原则。
——科学发展理论。以人为本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一切保险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做大做强是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只有做大,才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只有做强,才能使保险市场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发展壮大,增强服务能力。
(二)保险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保险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显著,行业面貌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保险监管体制改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证券、保险市场分业经营格局初步确立。为了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国务院决定保险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正式确立。
——保险公司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保险业以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为基础实现了组织形式的转变,以保险公司境内外上市为契机促进了管理体制的转变,以巩固和发展改制上市成果为新起点推动了经营机制的转变。目前,我国已有6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多家公司实现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了股权结构。通过公司体制改革,大部分保险公司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
——政策性保险体制改革。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许多国家支持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的重要手段。2001年12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政策性保险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过探索实践和开拓创新,保险市场改革创新走在了我国金融业的前列,取得了丰硕成果。
——率先完成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造。2001年,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保监会会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提出了三家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原则、模式和步骤,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2002年,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方案相继得到国务院批准,三家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革启动。
——率先完成公司挂牌上市。2003年11月6日,中国人保正式在香港挂牌交易。2003年12月17日、18日,中国人寿分别在美国纽约证交所、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7年1月9日,中国人寿作为首家回归A股的金融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随后中国平安也回归A股,2007年年底中国太保又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大大促进了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
——率先建立保险保障基金。为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维护保险市场的稳健运行,中国保监会大力推进行业市场化风险自救机制。2004年,在广泛调研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保险业率先建立保险保障基金,逐步完善行业自身抵御和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对防范和化解市场系统性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带来出路,创新产生活力。保险市场每一次改革创新,都带来了发展的飞跃。保险公司改制上市,从根本上改善了保险公司资本金不足的状况,使全面实施偿付能力监管和公司治理结构监管成为可能,现代保险监管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同时,改制上市后,保险公司受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双重约束,加快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保险市场率先全面对外开放
保险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中最早对外开放的市场。目前,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从1980年起,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开始允许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代表处。1992年9月,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设立上海分公司,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取得实质性突破。随后,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区域从上海扩大到广州。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保险市场开放进程加快。同年,国务院颁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完善了扩大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依据。2004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我国保险市场开始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
保险业认真贯彻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切实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坚持对外开放的主动性、安全性和渐进性,注重引进资本实力雄厚、管理先进、与我国保险市场互补性较强的外国保险公司,促进了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呈现出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在《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46家保险公司中,已有27家在华设立了营业机构。到2007年底,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134个营业机构。国内保险业通过学习借鉴外资公司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提升了保险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保监会在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把防范风险作为行业生命线,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不断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险监管理念逐步成熟。经过探索实践,保险业从“就保险论保险”向“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转变,树立了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观,拓展了市场发展的空间。保险监管从“就监管论监管”向“以监管促发展”转变,拓宽了保险监管的视野,丰富了保险监管的内涵。
——不断推进监管创新,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一是在市场行为监管的基础上,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引入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初步构建了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体制。二是以公司治理和内控为基础、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以现场检查为重要手段、以资金运用监管为关键环节、以保险保障基金为屏障,构筑了防范风险的五道防线。三是在发挥监管机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内控、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推进监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改善监管的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工作,不断健全保险监管的制度体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逐步建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为核心,相关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法律制度体系,2002年对《保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制定出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2002年以来,共制定出台了32项部门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奠定了依法经营和依法监管的法制基础。
——完善监管手段,不断提高保险监管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现场检查,遏制了非理性竞争,促进了市场秩序规范。强化非现场检查工作,监测重点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建立了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委员会,加强了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工作。初步构建保险监管机构的统计信息共享平台,为提高保险监管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加强国际保险监管合作,中国保监会先后加入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和国际养老金监督官协会。
——解决突出问题,维护市场稳健运行。针对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力解决和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2002年以来,有30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和上市等方式,充实了资本金,基本达到了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利差损风险化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控制和化解了车贷险风险,维护了保险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解放思想是保险市场发展的有效法宝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国保险市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保险市场理论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实践工作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均伴随着全行业思想的不断解放。
(一)思想解放释放了保险业的生产力
以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标志的全国性思想解放运动,掀起了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篇章,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孕育了1980年保险业务的恢复发展,保险市场因此而获得新的生命。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又一次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破除了长期禁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浪潮,保险业迎来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保险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外资保险公司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与中资公司同台竞技、共同发展。
2002年,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保险业以此为契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五年来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防范风险为生命线、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根本目的,着力推进保险公司改革,积极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保险市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
2007年,十七大报告突出解放思想问题,强调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为保险业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保险业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入探索中国特色保险市场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市场改革,拓宽业务领域,推动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二)保险业解放思想取得丰硕成果
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带来了保险市场经营理念和监管思路的深刻变化,行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全局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从业人员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焕然一新。
——发展观念实现根本转变。伴随思想解放的历程,保险业克服“就保险论保险”的思维局限,自觉把保险业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保险市场发展指导思想从“做大做强”,到“又快又好”,再到“以人为本”、“又好又快”,字里行间每一个变化都体现着行业的思想解放。
——监管观念实现根本转变。通过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保监会确立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促进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防范和化解风险为监管的三大目标,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也已作为保险监管的三项基本原则得到行业普遍共识。
——服务观念实现根本转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提出“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的思想,积极推进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重点业务领域发展,不断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了保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开放观念实现根本转变。保险业的开放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全方位、多层次开放的过程,通过“请进来”到“走出去”开放战略的转变,我国保险市场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中外资保险公司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解放思想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保障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保险市场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回顾历史,保险业当年起步、发展时,充满了解放思想所带来的勇气和魄力,全行业通过扎实工作,从而迎来保险市场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时至今日,保险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制约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因此,推动保险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仍需继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高超的技巧和更加坚强的毅力,来实现保险业新时代更高程度的跨越。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唯有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保险业发展的宏伟目标,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付诸于扎实行动,中国保险业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做大做强。
四、努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发展道路
总结过去,正确看待成绩与问题,我们才能明确方向,更好地走向未来,从而开创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新的局面。保险市场取得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逐步深化对保险市场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一)保险市场三十年发展的基本经验
我国保险市场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和不断探索的历史。这一历史过程,使我们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保险市场发展道路有了初步的认识,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一是坚持以解放思想推动保险市场持续协调发展。解放思想就是突破旧体制、旧机制,释放生产力发展,探索中国特色保险市场发展道路,应对金融市场全球化竞争,保证国家金融保险安全。只要有利于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和促进保险市场科学发展,就要努力探索和实践。
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保险市场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保险市场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无论是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来看,还是从行业自身发展实际来看,都要求保险市场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改善发展质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始终坚持以开拓创新提高保险市场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创新是保险市场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升保险市场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行业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保险市场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勇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准确把握保险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把保险市场改革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四是始终坚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保险市场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施政重点。保险经营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涉及到广大被保险人利益。被保险人及其利益相关者是保险业直接服务和保障的对象,也是保险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百年基业的基石和源泉。只有始终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作为保险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始终坚持以服务和谐社会拓宽保险市场发展空间为使命。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和根本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时代赋予保险业的历史使命,只有主动融入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保险市场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保险市场的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广阔。
六是始终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保险市场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保险市场起步晚、基础薄弱、覆盖面不宽,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增强保险市场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又好又快做大做强保险市场,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七是始终坚持以加强改善监管推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我国保险市场具有新兴加转轨的明显特征,保险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保险监管机构在提高引领发展能力的同时,必须把防范风险作为保险市场发展的生命线,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努力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的稳健运行。
八是始终坚持以政府推动与政策支持为保险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国外经验表明,政策支持是保险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政府推动是我国现阶段保险业发展的基本国情。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有利于保险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因此,在保险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加强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为保险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又好又快做大做强的首要任务没有变。保险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更好地发展保险业,既要看到光明前景,坚定开拓进取的勇气和信念,又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强发展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从当前面临的挑战看,保险市场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
——金融环境变化。美国的次贷危机、国内的人民币升值、资产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对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趋于扩大。随着综合经营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来源更多、传递更快、影响更大,往往超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能够控制的范围。对于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的保险市场来说,防范风险的任务更重。
——社会环境变化。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推进,要求保险市场切实提高法制化水平。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要求更加重视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因此我们要把被保险人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作为检验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市场自身发展的不适应。保险市场起步晚、底子薄,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如诚信建设、内控建设、创新能力、基础管理和人才队伍都存在需要加强和改善的地方。从面临机遇看,保险业发展形势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有着坚实的基础和良好客观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加快,风险保障模式、经济金融运行模式和社会管理模式逐步市场化,需要保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我国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财富和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断积累,将为保险市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客观要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险市场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养老、医疗等保障需求方面大有可为。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能够在加强社会风险管理、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随着各级政府对保险功能作用认识的不断加深,也将为保险市场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和优化金融结构需要保险市场加快发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保险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全球化和综合经营趋势也拓展了保险市场发展的视野。
展望未来,中国保险市场充满希望。在改革开放新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将继续向好,保险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我们相信,随着保险发展创新实践的日益丰富,中国保险市场将更加高效、稳健运行,从而推动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Abstract:China′s insurance industry has made an eyecatching achievement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past 3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umbers of insurance companies,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specialized insurance agencies and insurance practitioners have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New breakthroughs was made in insurance theories, insurance mechanism reform witnessed major progress, the insurance market took the lead to open to foreign participants and a modern insurance regulatory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insurance industry has also played an increasingly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in return, further expanded the room of development for the industry. Looking back at the 3 decades′ of development, mindset transformation is a proven driver for the insurance market′s development. We will continue to create a development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insurance market by drawing on past experiences of success.
Key words:insurance market; reform and openingup; development
[编辑:沈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