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被接管对我国保险业的警示
李娅1 张倩2
(1.山东经济学院统战部 2.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本文分析了AIG危机产生的原因机理,探讨其带来的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中国保险业的启示,包括:警惕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注重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培育有效信用评级机构;完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等。
[关键词]美国国际集团;成因;教训;警示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8)11-0107-05
美国次贷危机犹如一根导火索,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同时也给国际保险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全球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以下简称AIG)正是深陷次贷危机而出现巨额资金缺口,走到破产边缘,最终被美国政府变相接管。AIG危机引发各方关注,其背后显现出来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一、缘起:美国国际集团(AIG)风云惊变历程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2008年8月6日,AIG公布第二季财报,因房贷相关部位减记价值及减损金额超过110亿美元,净损53.6亿美元,该公司连续第三季出现亏损。截至今年6月底,AIG信贷违约掉期业务累计亏损达250亿美元,其他业务亏损累计达150亿美元。9月12日,AIG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Standard & Poor′s Ratings Services)向AIG发出警告,称由于该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债券息差上升,标普可能会将该公司信用评级下调一至三档。此时,时任AIG首席执行长的维尔伦斯坦德认为只要筹措到200亿美元就能使公司避免灾难发生。但13日早晨,却发现它的证券借款业务也需要200亿美元资金,所需资金数额已增至400亿美元。此时,AIG筹集到的资金只有从其下属保险子公司抽取的200亿美元。
为避免主要评级机构下调公司评级,AIG便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筹资。13日,AIG与KKR、 J.C.Flowers等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进行了磋商。但考虑到他们所提方案附带的某项选择权可能使AIG的控制权实际落入私人资本运营公司之手,AIG仍然拒绝了以J.C.Flowers & Co.为首的一群私人资本运营公司提出的注资方案。14日晚间,亚洲市场开盘、AIG资产价值处于更大的压力,该公司需要逾6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于是,维尔伦斯坦德决定另辟蹊径,转向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寻求400亿美元贷款资金援助。
9月15日,Fed要求高盛和摩根大通帮助AIG获得700亿至750亿美元贷款。两家公司一起评估了AIG的流动性需求和私营领域解决方法的可行性,认为AIG需要大约800亿美元的资金,并拒绝政府建议。此外,在该日晚些,美国穆迪投资服务、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致下调了AIG的债务信用级别,迫使AIG向其交易对手再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抵押品,从而使得抵押品总额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9月16日,AIG做了最后的一搏,即用尽自己的循环信贷额度。但是大多数银行都拒绝了AIG的贷款
[作者简介]李娅,山东经济学院MBA在读; 张倩,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申请,他们表示在AIG债券评级遭到下调的情况下不会为其提供贷款。同时,AIG股价再跌31%,在连续三个交易日中跌幅达79%。该天下午4点,政府将拯救方案交给AIG管理层。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痛苦权衡,AIG董事会接受了政府提出的苛刻条件。紧接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Federal Reserve Board)于16日晚间宣布,“遵照《联邦储备法》第13条第3款,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发放850亿美元紧急贷款。贷款窗口的有效期为24个月,利率为3月期libor利率再加850个基点。为保障纳税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贷款将以AIG的全部资产为抵押。作为提供贷款的条件,美国政府将持AIG 79.9%的股份,并有权否决普通和优先股股东的派息收益。”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
但美联储的“援助”并没有缓解保险市场愈发恐慌的局面。不只是在中国香港,在中国台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美国友邦的分支机构都出现了客户退保潮。退保潮出现使得AIG雪上加霜,危机再次升级。10月8日,美联邦政府由于担心这家保险巨头可能再度出现现金短缺,决定对AIG再增378亿美元的援助,这比当初承诺向该公司提供的资金数额高出近50%。
二、路径:AIG危机演化之成因
AIG这只“保险巨擘”为何在受到金融风险的波及后会顷刻之间濒临倒塌?美国政府为何向AIG伸出援助之手——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发放850亿美元紧急贷款?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AIG危机也不例外。此次危机形成的内因是AIG自身管理,外因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
(一)从宏观环境分析
1.连锁反应之祸
美国金融机构犹如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和物质产业与实际消费相关的接口,如工商企业贷款、房贷、消费贷款等,以此为基础构造出金融衍生产品的大厦。美国金融机构发放的实物类贷款不到20万亿美元,但衍生金融产品的规模却达到了400万亿美元。随着底层垮台,上面庞大的衍生金融产品大厦也随之倒垮。①因为购买次级债衍生品的投资者遍布全球,危机便能够通过资金链条传导给各国的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造成了整个信用市场危机和投资者恐慌,最终演变成为金融风暴。如此以来,受抵押贷款投资不当相关的衍生品资产减记拖累,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其次,金融风暴扼杀了AIG公司9月25日公布业务复兴方案的计划。此外,金融市场脆弱,投资者信心不足,致使股票价格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
2.信用评级下调推波助澜
9月12日,AIG股价暴跌了31%,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发出调降评级警告,使得AIG的筹资行动变得更加困难。紧接着美国穆迪投资服务、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于9月15日分别将AIG的信用级别下调至少两个等级。信用评级下调在助推融资成本升高的同时,迫使AIG向其交易对手再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抵押品,从而使得抵押品总额达到200亿至250亿美元,导致AIG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也正是因为信用评级的下调,致使AIG在试图利用信贷循环额度作最后一搏时,遭到了银行的拒绝。
3.监管缺失
尽管美国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却存在空白地带。如信贷违约掉期市场就没有受到政府管制,也没有公开的记录显示如果债券违约,卖方是否拥有资产进行支付。早在2005年5月,新闻媒体就开始报道新增房贷风险,经济学家也对此发出警告。但直到2005年12月监管层才开始推出监管指引,时隔9个月后,这份姗姗来迟的指引才最终定稿。监管的缺失,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风险积累最终引发危机。②
(二)从企业自身分析
1.资产管理不慎,资金运用不当
AIG的风险不是由保险主业产生,而是源于衍生金融产品。由于AIG从事的传统保险业务一直都是中
①周慧兰,曹理达.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与教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9-20.
②陈华,刘慧等.次级债的病痛时代[J].国际市场,2007(12):28.等的成长型业务,公司为追求成长性,为大量的金融产品提供保险,包括风险极高的CDO和次级债产品。其中,由于泡沫经济时期抵押债券实现的高额利润远高于房屋保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以及汽车保险业务,AIG仅对该债券的担保金额就高达4 000亿美元。正是受抵押贷款投资不当相关的衍生品资产减记拖累,AIG在信用违约掉期上遭受的损失不断加重。其旗下一家出售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子公司,在过去三个季度累计亏损180亿美元,致使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另一方面,金融衍生品虽可带来一定的资产损失及借贷困难,但这对于资产上千亿的AIG来说,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但正是由于公司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带来额外信贷成本,使公司最终陷入财务困境。
2.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信贷违约掉期市场不受政府管制,也没有公开的记录显示如果债券违约卖方是否拥有资产进行支付。这种交易对手风险被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比喻成已启动的定时炸弹。但大家都觉得自己够聪明,不会拿到最后一棒,因此就疏于防范CDS存在的潜在隐患。AIG公司也正是因为心存侥幸和疏于对CDS风险的防范,当2006年CDS成本大幅上升、2007年次级债风波出现兆头时,AIG没有对CDS做出严肃的处理,为后来公司陷入危机埋下了祸根。
考虑到AIG崩溃给美国自身经济和市场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美联储怎可能弃AIG于不顾,放任AIG自流?正如美联储在声明中所说,“目前情况下,如果放任AIG破产,对已非常脆弱的金融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并且将极大提高市场的借贷成本,进一步削减美国家庭财富,并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危害。”①实际上,美联储不是为了救AIG而救AIG,而是通过让AIG不倒闭,达到化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三、AIG被接管的教训
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投资海外金融衍生品的限制,直接影响有限,但仍存在着某些类似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病因”,因此,吸取AIG被接管的教训,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应辩证看待金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金融创新中推出了许多金融衍生产品,这对繁荣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金融衍生品越搞越复杂,最初一元钱的贷款通过创新可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最终酿成了严重的次贷危机。AIG的商业模式是: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保险。而这些衍生品又是基于其他抵押品产生的衍生品,因此,当金融衍生品出现问题时,AIG便被波及。鉴于此,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对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范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
(二)信用评级制度有待完善
信用评级,是投资人、交易对手常用的信用指标,它在这次波及整个美国的危机中凸现的作用值得业界深思。信用评级存在一些不曾被人足够重视的问题:首先,评级机构并非先知。2007年次贷危机已经初显狰狞,但各大评级机构无动于衷,直到2008年才开始大范围调低次级债的信用等级。其次,信用评级公司的观点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仅在2008年7月10日这一天,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证券的评级,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612类证券列为观望,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证券的评级。此外,市场过度依赖信用评级。信用评级的放大效应使企业遇到困难时,易陷入“业务进一步受困,进而引发评级继续下调,致业务更大幅度受困”的恶性循环。与次贷危机相比,对AIG构成致命打击的更像是几家评级机构接连大幅下调其信用评级,致其融资成本不断攀升。这样的教训不得不让人们深思。
(三)金融监管机制对前台应全面而灵活
美国金融监管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错位”:美国的金融监管,在后台方面比较严格,比如保险偿付能力比率要求在200%以上;在前台业务开拓方面,崇尚自由竞争,鼓励金融创新,但却存在着较多监管空白,特别是衍生产品方面(如CDS)。而衍生品风险高、波动大,对公司偿付能力存在着巨大而或有(可能今年没
①赵萍.AIG不能倒下?白宫不满美联储天价救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9-18.有,但明年就有)的影响,这就削弱了美国金融监管的效力。因此,金融监管应该保持对前台业务的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以便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
(四)混业经营风险如何建立防火墙
分业经营最大优势是风险隔离,不同行业的业务风险,不会直接相互传导。但混业经营后,不同子行业的风险很容易在内部子公司间传导,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在此次危机中,保险业务虽然没有出问题,但是衍生金融产品带来的灾难却殃及池鱼,如AIG下属运营良好的友邦保险出现的退保潮。危机过后,AI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官利德在10月3日早晨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公司在迅速出售世界各地的非保险业务后,将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免赔额损失方面,同时还打算向评级优良、资产负债表强劲的知名买家出售旗下业务。这表明AIG将专注其核心业务,“回归”保险业务。而在此次危机之前,混业经营也曾给企业带来高额收益。混业经营好还是分业经营好,值得公司的高管深思。
(五)强化公司风险管理能力
得益于AIG前CEO格林伯格对风险的重视,在过去很长时间里,AIG都以其经营风险能力著称。比如,当多数美国保险公司对10%的保单进行再保险,但AIG会将保险费的70%进行再保险。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利润,却让公司有远远多于竞争对手的现金。但是伴随着格林伯格的离任,AIG的风险管理能力在无形中降低了。这主要体现于,在次级债风波这样的背景下,却疏于对CDS风险的防范,没有对CDS做出严肃的处理。因此,AIG案例不仅告诫公司应当不断强化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更告诫那些长期成功的公司应时刻保持应有的谨慎,否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AIG被接管事件对中国保险业的警示
事后化解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防范。借鉴AIG被接管的教训,防患于未然,确保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不失为上上策。
(一)在注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继续拓宽保险业投资渠道
从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十条以来,保险公司投资渠道逐步放开,股票和基金投资比例提高,未上市银行股权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海外投资、不动产投资等投资渠道先后打开,无担保公司债试点、PE投资试点也开始推进,这对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增加保单吸引力和保险行业盈利能力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但放开投资渠道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投资收益有望提高,比如AIG的金融租赁(特别是飞机设备租赁)业务利润丰厚;另一方面,投资业务风险也相应提高,比如AIG的CDS(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就带来了巨额亏损。①因此,我国保险业投资渠道开放的步伐应当继续,不可因噎废食,因为畏惧风险而固步自封,但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放开渠道,进行多元化投资。
(二)建立“前台全面而灵活,后台重点而严厉”的监管体系
在保险巨头AIG倒下的过程中,衍生金融产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美国金融监管在衍生金融产品方面出现的空白,使得贪婪的金融机构有机会利用衍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来欺诈和误导客户,最终陷入危机。反观我国的金融监管,不难发现也存在着些许不足:前台监管重点存在偏差,比如保险行业的监管偏重于准入管理,而不够注重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如此一来,只要后台抓不到位,前台(业务开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监管资源错配,在某种程度上扼杀金融企业运营活力。因此,应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建立“前台全面而灵活,后台强化而严厉”监管模式。一方面,金融监管应该保持对前台业务的全面覆盖,不留空白;另一方面,对后台业务的监管应该强化,并且对前台业务实现适度放松,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
(三)培育真正对投资者负责、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的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是融资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次贷危机爆发后,三大评级机构因未能及早明确提示次贷投资风险而备受质疑。而随着次贷危机转化为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这些评级机构对相关公司资信等级的频繁调整又遭到诟病,对市场震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
①王小罡.次贷风暴对我国保险业的三大启示[N].证券日报,2008-10-09.比较稚嫩。但随着无担保公司债和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逐步发展,信用评级机构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将日益显著,在平衡金融市场和控制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建立健全恰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且引入适当的竞争,促使信用评级机构真正做到对投资者负责,有效预警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市场风控定价和风险控制的核心部门。
(四)完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就AIG公司自身而言,可以说祸起金融衍生产品,但倘若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是可以有效控制风险的。因此,我国保险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以健康的风险文化和理念为前提,树立起贯穿全员和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培育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氛围。2.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风险量化模型和量化指标,合理的评估风险。3.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同时建立全过程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4.塑造科学、严密的风险内部控制制度。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的保险公司大多数跟AIG公司一样实行混业经营,因此在各业务子公司之间,也要有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目前投资型保险业务发展过快给保险行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且部分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风险没有足够认识,出现了强烈的投资冲动,超范围、超比例投资以及不规范关联投资时有发生,应重点加强投资型保险业务风险的防范。
(五)警惕国际金融风险向中国保险业的传导
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异常严峻: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冲击全球经济,中国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金融风暴仍在持续,链条的下一步可能就是保险公司。因此,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和相关保险公司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国际金融风险向中国保险业的传播。①其可能的传导路径可分为以下四种:1.境外金融资产的风险向中国保险业的直接传导。即保险公司受其参股或购买的境外资产发生风险所累,典型事例如中国平安投资富通的失利。2.境外金融资产的风险向中国保险业的间接传导。当我国部分金融机构通过QDII或其他形式投资的境外资产发生危险时,不但会直接影响参与投资的我国境内机构,还将间接影响参股或购买这些境内金融机构及其资产的保险公司。3.外资股东的风险向中国保险业传导。在我国外资参股的保险公司占我国保险公司总数的60%以上,外资股东面临的风险一旦形成危机,就必然波及其在华投资或参股的保险公司。4.境外金融市场的风险向中国保险业的传导。境外金融市场的风险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并且将直接波及参与资本市场活动的保险业。
[参考文献]
[1]周慧兰,曹理达.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与教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9-20.
[2]陈华,刘慧等.次级债的病痛时代[J].国际市场,2007,(12):28.
[3]吕彦.AIG教训:并未真正重视CDS潜在风险[J].环球企业家,2008,(19):16.
Abstract:The American subprime crisis erupted in 2007 and peaked in September, 2008. The global giant insurer AIG was taken over by the U.S. government with a price of only $85 billion. The current financial tsunami is spreading over the whole world presently. We should check whether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Wall Street financial crisis also exist in our country, and nib the problem while it is still in bud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for the AIG crisis, and elaborated on the lessons to the industry. Then, it analyzed the implication for Chinese insurance companies, including being alert on shif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risks, paying attention to risk control,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regulation system, cultivating effective creditrating agencies and improving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y of insurers and so on.
Key words:AIG; reasons; lessons; warnings
[编辑:沈雨青]
①黄蕾.郝演苏:警惕国际金融风险向中国保险业传导的四种路径[N].上海证券报,2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