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蕴含价值 光荣成就未来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人民保险事业创建59周年
吴焰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北京 100084)
[摘要]中国人保是与新中国同生共长,见证并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保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将公司发展与国家兴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联,为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多年的实践也使中国人保得到了一些启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进和完善发展模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途径;自主创新,强化技能,不断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素;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国人保;改革开放;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9)01-0014-05
中国人保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是与新中国同生共长,见证并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保勇担“改革先锋队”和“行业排头兵”的历史使命,秉持“人民保险,造福人民”的理念,在实现自身不断成长壮大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改革发展实践中获取了宝贵经验。
一、中国人保建司59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人保建司59年来的足迹,印证了新中国保险事业历经艰辛、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发展史。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人保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建国初——改革开放前(1949年~1978年)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摧毁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中国保险史从此揭开了崭新一页。
1949年8月,陈云同志在上海主持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做出了建立国营保险公司的决定,并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筹建。同年9月召开的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将“保护国家财产,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物资交流,安定人民生活,组织社会游资,壮大国家资金”作为发展新中国保险事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受到中共中央重视,薄一波同志(时任中财委副主任)亲笔致函中国人民银行南汉宸行长:“中央同意搞保险公司”。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第一家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这标志着旧中国民族保险业资本实力薄弱、机构更迭不定、缺乏独立自主的状况从此一去不返。建国初,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造旧保险业的基础上,为配合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中国人保陆续开办了各类保险和再保险业务,业务快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1949到1959年十年间,中国人保保费收入总计16亿元,支付赔款3亿多元,不仅数以万计的受灾户得到补偿,而且为经济恢复时期的年轻共和国积累了十多亿元资金。
遗憾的是,受“左”的思潮影响,1958年底,国家有关部门作出了停办国内保险业务的决定。“文革”期间,勉强维持的涉外业务和再保险业务也遭到严重冲击和破坏,中国人保机构不断萎缩,业务运营长期瘫痪,我国保险事业陷入发展的低谷。
(二)改革开放至今(1978年~200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改革开放这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宏伟事业,让中国人保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在中国大地上铺展开了保险事业大发展的壮阔画卷。
1979年底,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中断22年之久的国内保险业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人民保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1980年,中国人保承保的机动车辆不到8 000辆,承保家庭财产仅3.4万户。到1991年,中国人保开办的国内保险业务已达300多种,涉外保险业务80多种,当年业务总收入236亿元,上缴国家税利27亿元;公司国内分支机构发展到3千多个,海外机构数十个,职工近9万人;业务从开始比较单一的机动车辆险和家庭财产险,扩展到了国家重点工程、企业财产、远洋船舶及进出口货运、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民航机队、农业险以及城乡居民人身、意外、养老等领域。1980年至1995年,中国人保累计支付赔款973亿元(不含人身险给付),为帮助人民恢复生产、稳定企业经营、促进对外经济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中国人保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及保险经纪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发挥着我国保险业对外交往的主渠道作用。
1996年,中国人保根据国务院决定实行分业经营,成立中保集团并分设中保财险、中保人寿和中保再保险,由此开启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我国保险业竞争发展的新篇章,并对未来十多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格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1998年,根据国务院决定,原中保集团撤销,由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人保品牌,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至2000年,中国人保作为国有大公司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公司得以进一步发展,这期间,公司为社会提供保险保障达27万亿元,累计支付赔款451亿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迎来了全面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竞争的新阶段,保险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各项业务迅猛发展,中国人保开始全面接受市场大潮的洗礼,并取得了新的发展。2003年,中国人保顺利完成重组改制,人保财险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同时发起成立我国第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发起成立我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发起成立中国人保寿险有限公司。保险集团的架构初步形成。
2007年,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中国人保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将中国人保的改革发展全面推向深入,集团公司党委鲜明地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以巩固和加快发展传统主业为立业之本,以超常规发展人身保险业务为振兴之策,以开拓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等新领域为跨越之道,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力求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新的创业和跨越式发展,为把中国人保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现代金融保险集团奠定坚实基础。以这一战略目标为导向,中国人保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重组、整合创新”的工作方针,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有效促进业务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07年,中国人保承担保险责任金额总计53.5万亿元,是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2倍。2008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1 907亿元,同比增加514亿元,增长37%;管理的总资产3 243亿元,同比增加1 464亿元,增长82%。2008年1至6月,公司保费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68%,跃居行业第二位。中国人保财产险主业板块的市场优势地位继续得以巩固,人身险业务板块成长性居于业内最快最强地位;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业务经营范围已延伸至保险之外的相关金融领域,财产险与人身险、保险业务与资产管理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集团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升,提前实现了从保险集团向保险金融集团的跨越。
回顾中国人保59年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更加缅怀老一辈革命家,正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奠定了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石。回顾中国人保近30年来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更加感念党中央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以及全党、全国人民三十年来矢志不渝的伟大实践。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国保险业的繁荣发展,也没有中国人保今天的大好局面。
二、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保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将公司发展与国家兴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紧密相联,为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倾力保驾经济发展,有力支持国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保有效发挥保险保障各项职能,保障范围从火箭卫星、海上油田、奥运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到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对外贸易等经济社会重要领域,再到关系百姓的人身保障、机动车辆、“菜篮子”“米袋子”工程等,覆盖和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三十年来,中国人保承保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大亚湾核电站,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先后为东方红二号、亚星一号、风云一号等36个航天项目提供保险保障服务,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保险支持。中国人保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唯一保险合作伙伴,以品牌和专业实力为奥运会和世博会提供全面风险保障服务。2001年以来,中国人保累计赔款支出2 700亿元,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保险保障
中国人保1982年恢复开办农村保险业务,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面对尚不成熟的市场环境和赔付率居高不下的经营状况,在大多数保险公司选择停办农村保险的情况下,坚持探索我国农村保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积累了宝贵的运营经验和基础数据。2003年,中国人保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推行“三农”保险多种合作运营模式,业务覆盖种植、养殖、农房等44个险种。2007年,中国人保充分利用品牌、网络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保险发展力度,深入研究加强面向农民保障能力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保险机制,切实发挥我国支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在农村种植养殖业、农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领域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人保承保农作物面积突破1.6亿亩,承保生猪5 429万头,农村保险保费收入28亿元,是2006年全行业的3.3倍,累计承担种、养两业风险责任近700亿元;在浙江、福建等地区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为2 500万农户提供保障,风险责任金额高达3 300亿元,被评选为浙江省人民群众最满意的20件实事之一。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保在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面前,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效发挥了保险的防灾减灾、灾害救助、经济补偿和稳定社会职能,有力支持了灾后重建和生产恢复。面对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非典”、包头空难等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以及常年发生的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灾情和灾难,中国人保始终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积极施救,及时理赔,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走出困境、重建家园。据统计,2001年至2006年,仅自然灾害一项,中国人保就支付了近250亿元赔款。中国人保还积极与公安、消防、交通、气象等部门配合,长期持续深入开展防灾防损宣传教育,共同研究制定应急预案,推动社会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了灾害事故和损失。2008年,在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中,中国人保广大干部员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第一时间行动,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和灾后理赔工作,涌现了一大批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截至2008年7月底,中国人保在今年两次重大灾害中已累计支付赔款32.2亿元,向灾区捐款7 000多万元,切实发挥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
(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金融业发展之路
中国人保在我国国有保险企业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为我国保险市场培育、保险人才培养、保险技术升级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人保在国有金融机构中,率先完成重组改制和海外上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深化金融保险业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人保先后引入美国国际集团、慕尼黑再保险集团等国际一流金融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引进近百名海外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与全球近200家保险、再保险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在国有金融机构扩大对外合作方面走在前列;中国人保在国内首家开发推出家庭财产保险、城镇居民补充医疗保险等多项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率先开通95518全国客户服务热线和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先后荣获多项国家年度保险产品创新大奖;中国人保不断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互动,先后与多个省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企业与政府的合作模式,不断深化在发展农村保险、推行创新型保险试点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人保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设立了“员工关爱基金”和“中国人保慈善基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有保险金融企业文化氛围;中国人保积极探索并推进综合经营,已经形成了包括保险、资产管理、证券、基金、信托、期货在内的相对完整的金融产业链,集团整体重组改制和上市计划已经启动,正在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金融业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
三、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启示
人民保险事业的发展是新中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和自身改革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一些启示,对于未来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最根本、最重要的还是解放思想。作为中国人保,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重要内涵,并与自身改革发展实践很好地结合,就是要从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司情出发,牢牢把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内心的理念和情感并转化为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就是要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创利能力,确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能,实现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相互统一。
(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进和完善发展模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途径
作为一家与共和国同生共长的国有公司,中国人保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阵痛,经历了对外开放条件下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在逐步适应中求得进步、求得发展,走出了一条大型国有保险企业的振兴之路,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十年来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市场化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学习借鉴一切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切实转变粗放的发展模式,自觉保护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才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
(三)自主创新,强化技能,不断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要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金融保险业,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套用。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灵魂与核心,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开创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业科学发展道路,这也是中国人保取得每一项成绩的关键所在。同时,只有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培育在承保、理赔、产品、精算、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资金运用及资本运作等现代金融保险业核心领域的制胜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四)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价值取向
金融保险作为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在服务民生、保障经济、构建和谐方面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国有保险公司所发挥的主渠道作用不可替代。几十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人民保险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中国人保作为企业公民存在的价值所在,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不断为人民群众的福祉做出更大贡献,才能够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从而塑造卓越的民族品牌形象,实现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
(五)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人保一切改革发展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中国人保始终紧紧围绕企业的改革发展,不断提高党委谋全局、把方向、议大事、管班子的能力,注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谋发展之策,聚发展之力,求发展之效。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才能有效增强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以团结进取、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热情与豪迈,不断推动企业取得新的发展成绩。
纪念,是为了坚定信念和信心;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前进。人民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活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的强大活力。我们坚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的激励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人保就一定能够实现新的创业和跨越式发展,为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Abstract:As the large stateowned insurance company, PICC was born and has been growing with the new China. It witne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openup of China. In the previous three decades, PICC took the country′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s its own responsibility and integrated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into the grand course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s wellness,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reform and openup and ensur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Years of hard work have distilled into valuable wisdom: keeping an openmind to new thoughts and concepts and fully practic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achieving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deepening reform and widening openup and continuously perfecting the model of development is the critical route to achiev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focus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enhancing skills and forming the company′s unique advantages is the key criteria for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serving the people, enhancing harmony and proactive uptak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he value orientation for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upholding th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membership and fully mobilizing the central political role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PICC; reform and openup; economic propeller; social stabilizer
[编辑:施敏]保险研究2009年第1期专题研究INSURANCE STUDIESNo.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