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上海揽海外金融人才 应聘者八成是华人
  “整整10天、飞机坐了41个小时、时差倒了4次、3天换一个地方,”太平洋保险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斌用一连串数字概括本月5日启程的海外金融人才招聘情况。
  据介绍,12月5日至14日,“上海市赴英、美招聘中、高端紧缺金融人才工作团”分别在伦敦、芝加哥、纽约举办了三场大型招聘会,目前已有840人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给应聘者开出的最高年薪在150万人民币左右。
   招聘现场非常火爆
  本次招聘团由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联合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组建,共有27家各级各地金融机构以及金融高等院校参与,提供涉及风险管理和控制、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专业领域的170多个岗位。除了依托政府影响力外,还恰巧遇上金融风暴和海外金融机构裁员潮,应聘者积极性相当高。
  应聘者八成是华人
  “此次三地应聘人员共计2176人,现场面谈共计4432人次,目前初步达成意向的有840人,”此次招聘团副团长盛裕若透露,“他们中一些已经失业,因此希望寻求新的舞台,另一些则是在金融行业中颇有影响力的资深人士,希望能参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
  此次招聘还利用了海外华人金融社团——譬如“全美华人金融协会”、“操盘手俱乐部”在当地的影响力,应聘者中八成以上都是海外华人,除了有经验人士之外,也不乏一些新毕业生。周斌说,“这些华人金融人才很大一部分对国内情况非常了解,有的在国内完成高等教育,有的甚至还有国内工作经历,因此在文化对接上没有太大问题。”
    对于颇为受人关注的薪酬问题,盛裕若表示,目前给应聘者开出的最高年薪在150万人民币左右,主要岗位是风险总监、战略研究、首席经济学家、IT总监、机构营销总经理等。相对较低的年薪则有20万-40万人民币,主要岗位是市场拓展和营销。
  周斌表示:“2002年前,国内的薪酬制度同海外仍然存在脱钩的现象,随着金融机构转制成上市公司,薪酬制度已经不再是人才招聘的障碍,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薪酬同海外差别不是很大。有些岗位比如精算师,已经完全根据市场化,按照国际价码在做。”他透露,此次太保开出的薪酬幅度在年薪40万-100万人民币之间。
  建立海外人才后备制度
  上海金融服务办主任方星海表示,此次招聘是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进行人才储备,今后海外人才招聘将常态化,下个月底还将举办“海外人才看上海”的招聘活动。而在谈到人才在国内的税收问题时,方星海透露,市政府不久就将出台统一的人才税收优惠措施。
  用人单位通过此次海外招聘也发现,一些海外专业人才,由于掌握的技术非常前端,已经超出了目前国内金融发展程度的现实需要,不得不暂时“割爱”。
  周斌介绍说,此次太保招聘过程中就碰到一些比较前端的专业人才,如计量分析、计量模型的人才或是金融衍生品方面的人才,在国内还无法找到对接的岗位,这部分情况占到了20%左右。
  “是否能同国内岗位相匹配是这些海外人才真正关心的,现在几乎很少有人在现场问我们的薪酬框架是什么,”周斌说,“他们关心的是所掌握的技术是否是企业需要的。”
  对于此类暂时无法同本土企业实现“对接”的人才,多数人力资源经理都将眼光放得长远。周斌表示,虽然现在用不上,但是会继续关注,尤其是那些具有很好前景的技术人才,“我现在几乎每天都要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同这些潜在的人才进行邮件沟通和联络。” (每日经济新闻  2008-12-25)

                             财政部发布新规  57家险企产品免征营业税  
    今后,包括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长城附加安康重大疾病保险等57家保险公司相关产品可免征营业税了。12月25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免征营业税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产品的通知”。
  通知透露,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若干项目免征营业税的通知》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人寿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若干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经审核,决定对广电日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等57家有关保险公司开办的符合免税条件的保险产品取得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京华时报 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