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2008保险八大风波人物 2008年,我国保险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演绎和国内经济遭遇困难的双重压力下,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体系、市场主体、服务能力、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保险行业的大小人物也书写着各自的职场故事,或充满激荡和传奇,或令人扼腕而叹息;或披金戴银为公众纷议,或突爆冷门引来众目睽睽。总之,他们出没在风波里,是为“2008保险行业八大风波人物”。 “天价高薪风波”马明哲:2009年高薪打几折? 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去年年薪达到了6616.1万元,当属上市公司中的“最贵董事长”。在中国平安A股从去年10月中旬的149元跌落至二三十元后,股民们更是质疑其“没做多少事却白白拿这么多钱”。 对此,马明哲在7月17日公开回应:“我的贡献和表现对得起这份薪水”;“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有我的辛勤努力”;“把平安带入世界500强是我最大的荣耀。” 当然,在马明哲领导下,中国平安从鲜为人知到世界500强,的确难能可贵,马明哲以汗马功劳换取高薪也可以说无可厚非。不过6000万元的代价显然超出了中小股东的想象,而薪酬制度的合法合规和合情合理也不能简单言之。股市投资者因深套中国平安股票而痛楚,认为马明哲团队继续拿高薪十分不协调,也在情理之中。 马明哲也对 “平安向领导人及领导人亲属赠送股票”传言表态,称这是一种恶意毁谤。马明哲说,自平安集团成立至今,从未向任何领导人或其亲属赠送股票或者有低价售股行为,同时公司也在考虑对这样的诽谤性报道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杜绝。 作为“管理高人”, 马明哲对于中国平安投资巨亏、业绩大幅下滑等恐怕已有应对预案,我们期待他在中国平安生涯中有“新的贡献和表现”。但是不知道,2008年年报公布时,中国平安高管的薪酬是否再次让公众瞠目结舌?“巨额挪用风波”关国亮:关进牢门不再亮 8年前,年仅38岁的关国亮坐上新华人寿董事长之位,成为中国保险业最年轻的董事长。8年之后,关国亮身陷牢狱,不禁让人慨叹。 在执掌新华人寿的8年里,关国亮创造了新华人寿保费的快速增长。但身披辉煌业绩光环的同时,他也在董事会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利用保险资金投资,等待着“罪与罚”。 2008年11月25日,关国亮在被移送司法机关1年后,出现在北京市二中院审判庭,其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两项罪名。 不过在庭审当日,关国亮仍对职务侵占300万元和挪用资金2.61亿的罪名矢口否认,声称“为了公司的利益”,为自己做无罪辩护。 “违法担保风波”唐若昕:糖衣炮弹击溃了良心 继前任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入狱后,中信保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的唐若昕尾随其后受到调查。 今年4月,在保监会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就透露,因发现唐若昕存在违法违规问题,保监会决定免去唐若昕所任职务。 业内人士推断,唐若昕东窗事发可能与ST宏盛董事长龙长生主导的出口信用保险合同有关。3月14日,上海宏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ST宏盛公告称,董事长龙长生因涉嫌逃汇、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已于3月12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正式逮捕。随后,中信保总部4位高级雇员涉案被查。 在业内人士看来,ST宏盛获取中信保的保函匪夷所思,而中信保的保函所对应的反担保却是有条件的。 在调查结束之前,人们唯有等待。遗憾的是,虽然7年前参与筹建并揭牌中信保,但唐若昕没能继续走下去,而是倒在了信用风险的脚下。 “上市换帅风波”刘京生:非职业经理人的无奈人生 继全球总裁遴选计划失败后不久,今年8月13日,中再集团又经历了一次人事地震。时任董事长兼总裁的刘京生在董事会上因个人原因离职,新董事长和总裁上任。刘京生的“下课”便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去年,改制后的中再挂牌时,刘京生还称“要加速推进集团上市进程”。 在他看来,实现3年盈利后的中再集团,上市之路完全没有悬念。然而执掌中再集团刚满3年,刚完成了改制上市的第一步,刘京生就黯然离场了。 刘京生的离去或与中再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不无关系。在一些人士的眼中,刘京生个人薪酬考核和发放存在“不透明”。总裁长期缺位等公司治理问题,是股东方和管理层的意见分歧所在。 此外,股东对管理层经营业绩的不满也是引发人事变动的另一原因。巨灾赔付、投资亏损和汇兑损失等多因素造成中再集团今年的亏损,而其上市计划也受此拖累。 “去职风波”战鹰:是否一只战斗的鹰 战鹰出身平安机构发展部,历任平安产险厦门分公司、平安人寿云南、广东分公司负责人。2004年离开平安后参与长江人寿的筹备。2005年受邀参与都邦筹备工作。 2008年7月,董事会第一届第九次临时会议,总裁战鹰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被问责出局。而导火索则是一份显著恶化的2008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在对以战鹰为代表的高管的业绩质疑中,强势的大股东抛弃了战鹰。 战鹰的“下课”颇惹争议。而他也为此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外界看来,这似乎又是一场股东方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激化斗争。就在战鹰遭意外罢免之时,都邦财险内部员工持股计划也成为双方争执不休的焦点之一。 颇富戏剧性的事情接踵而来。临时股东会召开。之后,又爆出“保监会派调查组进驻都邦”、“战鹰复职,都邦保险内部斗争暂告段落”等外界难辩真伪的消息。 暂不论其中的是非曲直,投资方和职业经理人权利义务的不明确或许是整个保险业值得思索的问题。 “业绩风波”李钢:受累股市滑铁卢 投资方和经营方矛盾激化使高管主动离职或被罢免的情景不断上演。无独有偶,生命人寿前总经理李钢也遭遇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难题。 2000年初,李钢离开其力主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建立个人寿险营销体制的平安,投诚生命人寿。从参与筹建到担当董事长之职再到总经理,李钢经历了从生命人寿投资方代表到职业经理人的幕后台前。目睹生命人寿的快速增长,担任总经理后的李钢更是提出“特色生命”的发展思路。 然而,规划也好,憧憬也罢,李钢毕竟是为股东效力的职业经理,为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才能获取董事会的认可。 去年,生命人寿实现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并宣布计划在2010年上市,力争成为深交所上市的首家保险公司。然而激进的投资策略在大跌的股市里遭遇了滑铁卢,投资收益浮亏较大直接影响了经营业绩,投资失误和可能产生的盈利落空。如此,李钢的成绩单与股东的不满意碰撞后,主动离职或被逼下课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生命人寿天津分公司投连险退保风波无疑也给时任总经理的李钢带来责难。或许,股东方的利益短视和经理层的长期考虑总是剑拔弩张的,而职业经理人的命运因此也难以改变。 “转身风波”林克屏:不主动带走一个人 今年6月,掌管新华人寿全国分业务和市场销售的前副总裁林克屏拂袖而去,携手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保险中介即泛华保险服务集团,共同出资建立泛华大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关国亮事件后,新华人寿就陷入诸多烦恼之中,大股东悬而未决,高层更迭。新华人寿旧部纷纷挂职而去,印证了职业经理人在新华人寿的不安,“未来是管理层主导选择股东,还是股东的变化导致管理层的巨变”。转身离开新华人寿,选择哪里落地,不仅是林克屏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因此,相对于关国亮案件而言,“林克屏转身”也是一场不平静的风波。 林克屏的低调创业,也让外界产生了其挖角老东家的猜测。不过,诚如林克屏的表态,“不主动拉一人”,即便新华人寿有人尾随其后,那也是个人的自觉自愿。 从湖南永州市副市长“下海”,先后加盟平安人寿、合众人寿以及曾经在新华人寿的“归去来兮”,林克屏的保险从业经历尽显其在营销体系的魅力和能力。如今其另立门户,成为一家保险中介的当家人也算是发挥了其颇为擅长的营销之道。或许,不被束手束脚而能在保险业内大展拳脚才是林克屏的心之所向。 “出局股东代表”林复:柳暗花明终有时 前不久,等待已久的江苏紫金财险公司终于迎来了监管层的批准筹备通知书。作为江苏首家法人财险公司,紫金财险的筹建大幕已经拉开。 获批筹建的消息无疑让入围的江苏舜天、江苏国泰等12家股东兴奋不已,然而此时的南京银行董事长林复可能略感失落。 自紫金财险开展筹备前期工作以来,江苏省内资本表现出对投资保险的强烈渴望,因此筹备股东名单几经变更。此前,紫金财险申请的注册资本金为17亿元,股东数达15家,而正式获批的却只有10亿元,12家股东。然而,除了几家发起人股东出局之外,南京银行也从筹备股东名单里悄然退出。 当日参与筹备,南京银行董事长料是看好财险投资,而今又为何改弦更张呢?是被更强悍的对手挤出局,还是自己临时生变主动退出,外界无从得知。不过,董事长林复还是很有眼光,毕竟目前也仅有几家国有银行有资格参股保险公司。此次不成,或许可以再寻机会。(证券日报 2008-12-25)
2009年保险资金将投向何处 “明年打算怎么过?”一听到这个问题,多家保险公司老总的面色中都显露出一种为难情绪。由于股市与经济基本面紧密相关,股市2009年难有明显起色将制约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而债市方面,保险资金“短期防通缩,中长期防通胀”也将加大债券配置难度。 不过,寒冬之中仍有暖意。在4万亿大投资计划下,保险资金的主战场——债市2009年将迎来大扩容;而“国30条”以及修订后的《保险法》中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种种表述将为保险资金留下突破的路径。 债市仍是主战场 毫无疑问,债券市场仍将是2009年保险资金投资的主战场。 尽管在今年下半年,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将保险投资收益逐步拖入寒冬,但似乎除了债市之外,2009年保险资金没有其他太多选择。国泰君安保险业分析师彭玉龙表示,保险资金增仓债券是“完全正常的”。随着保费收入的增加,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亦在增加,而资本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保险资金在权益上不可能大举建仓,另外保险资金银行存款比例也在下降,但保险资金总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 由于下半年以来降息预期导致的国债市场的牛市行情已经极大推高了国债价格,因此国债收益率亦随之大幅下降。数据显示,目前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还达不到3%,而铁道债的到期收益率降至3.5%-4%。 而伴随着通缩的是经济增速下滑,央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刺激经济,取消信贷额度管制鼓励企业放贷,预计如果2009年还有100-15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这将继续显著降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率。 不过,保险资金也应看到“光明的一面”。随着2009年通货膨胀率的继续下降,长期债券的吸引力会逐步显现,而这正符合保险资金的资产久期配置要求。 此外,伴随着4万亿大投资方案的细化,保险资金从中也将看到希望——债券市场将迎来大扩容。尽管目前尚未明确有多少资金来自债券发行,以及在债券品种内部具体结构分配情况,但市场人士预计,未来长期国债、期限较长的铁道债等债券的供给肯定会迅猛增加,其中可能有3000-4000亿元来自于国债发行。 由于此番经济刺激计划主要涉及铁路等基建领域,因此未来铁道债规模的扩张毋庸置疑。“目前每年铁道债的发行规模在300~400亿,为了配合巨额投资计划,今后的发行数量肯定会超过这个数字。”专家认为,由于基础建设周期较长,所以铁道债期限应该会以中长期如7年、10年、15年期居多,而这正符合保险公司保费久期的配置需求。 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华民认为,根据当前债券品种和期限结构容量以及2009年债券发行主要以国债为主,保险资金投资依然要以国债和金融债为主。未来保险资金运用将以5年期债券为主,为提高收益率会加大企业债的投资力度。 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4万亿投资计划派生的风险和期限均较短的企业债以及地方城投债的投资收益率会更高。 股市难担重任 尽管有监管层的维稳号令,但保险资金似乎并不买账。Topview数据显示,代表保险和社保基金的T类席位,11月在从股市中净卖出27.15亿元。保险资金对股市的火热激情已随着牛市的暗淡立场而湮灭。 2008年全球股市遭遇重创,国内外股市大幅下跌导致各大保险公司股票投资出现不同程度的浮亏,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加,导致各股净利润大幅减少。尽管权益类投资在保险资金总体资产配置中占比并不大,尤其是监管层对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总体设定20%的上限,股票投资上限为10%,但股市跌幅之深已经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严重拖累保险投资收益。因股市下跌,2008年9月四家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从2007年末的7246亿下降到4076亿,下降了3170亿,同时其股票市值在此期间损失近2万亿。 黄华民认为,从行业资产配置角度看,权益类投资比例已从25%以上回落至15%,2008年1-9月投资收益率也从12%大幅回落至2%,创2003年以来的新低,未来保险股价值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股市的回升,股市投资收益率是否会恢复到正常收益率水平,尤其是能否突破20%至关重要。 期待更多利好实现 “鼓励保险公司购买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稳妥推进保险公司投资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股权,尤其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能源、资源等产业的龙头企业股权。” “国30条”明确提出要发挥保险业资金融通的作用,这也意味着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有望得到拓宽。 公司债属于无担保企业债,保监会一直以来并没有放开保险资金在这一领域的投资。但“国30条”以及保监会近期在公开场合的多次表述正意味着这一禁区将被打开。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领域的投资自2006年开展试点以来,采用的“一事一议”的特批制。而2009年有望进一步打开政策闸门和放宽限制,面向更多的保险市场主体。不过由于“国30条”中明确提到的是以“债权”方式,彭玉龙认为,在低利率时期,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债权投资,如采用固定利率,则不是件很划算的事,期限越长,可能越不利,如固定利率有较好的溢价或采取浮动利率的话,则可部分抵消对2009年低利率的担心。 “而在市场低迷时期购买国有大型龙头企业股权,尤其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能源、资源等产业的龙头企业股权,对保险资金意义重大。”彭玉龙认为,股权投资不像债权投资那样受到低利率影响,另外在经济低迷期买入获得超额回报的概率要大得多,同时正好满足保险资金对长期稳定投资渠道的渴望。 此外,《保险法(修订草案)》目前已经通过了二次审议。对于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不动产”,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已经无异议,预计2009年经过第三次审议,修订后的《保险法》就将正式颁布,届时保险资金在不动产领域将大有所为。(中证网 200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