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美国巨灾风险管理经验介绍
——商业保险公司如何参与巨灾风险管理

Dennis Bessant

    巨灾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每年都在袭击着全球不同地区,给社会、企业和人们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经济损失。巨灾风险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可以归纳为自然灾害风险和人为灾害风险两大类,其中,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海啸、火山喷发、暴风雪、滑坡、雷击、草原和森林野火、龙卷风等,人为灾害风险主要包括化学品紧急事件、恐怖主义、危险物质泼溅/泄漏、溃坝、核电站紧急事故等。
    这些巨灾风险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发生,其中绝大多数形式的巨灾风险都在中国发生过,而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巨灾频发年。
    我们将就地震、洪水、暴风以及暴风雪等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风险,从商业保险公司的角度,探讨如何帮助企业防止和减少这些巨灾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损失。
    一、运用风险工程技术来防止和降低巨灾造成的财产损失
    虽然巨灾风险的发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但是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在社会整个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从其商业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参与应对巨灾风险。除了提供传统的财产保险保障职能外,在美国,绝大多数大型工商业财产保险公司都提供了应对巨灾风险的风险管理服务,在防灾防损方面较为普遍的是运用风险工程技术为企业新建项目和现有设施提供现场查勘服务。以FM Global公司为例,它是一家全球最大的专营财产损失和营业中断损失的工商业财产保险公司之一,具有独特先进的以财产防损工程技术为基础和指南的风险管理方式。FM Global通过其遍布全球的1 400多位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经验丰富的风险工程师技术团队,依据其170多年来经过科学研究和损失经验积累不断发展更新的风险工程技术标准,来为客户提供这项服务。
图1特里娜飓风造成的风暴损失(2005)
备注:预期损失的估算是基于类似事件的发生对那些未采取防损保护措施的财产所造成的损失的平均经验数据值
巨灾风险的发生是不可控制的,但是损失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防灾防损等风险管理工程技术来防止和减少的。
在2005年美国发生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之时,凡是遵循了该公司提出的最佳财产防损改进建议的客户,
[作者简介]Dennis Bessant,博士,现任美国法特瑞互助保险公司副总裁及全球服务区总经理。
其损失金额比那些没有有效防损保护措施的财产的预期损失金额平均低49%。
上述灾害损失的有效降低直接归功于对这些工厂企业所采取的科学有效的财产防损风险工程改进措施。
以下将结合四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风险,列举一些主要的财产防损风险工程改进措施:
1.地震
·新建项目的选址要避开有明显可能由于地震而引发地裂、土层液化、滑坡、溃坝等现象的地点。
·依据本国和世界级规范来设计建筑物、设备和屋内耐负荷构件及锚固件。
·通过系统化的配备支柱,增加伸缩性以及间距,保护消防喷淋系统管道以及易燃气体/液体管道不受地震破坏。
·安装地震气体截止阀(SGSV)以在地震时截断易燃气体/液体的流动。
·实施地震应急反应计划。
2.洪水
·对于新建项目,要选择整个场地以及所有进出通路均在500年一遇的洪水带(从水位和洪水痕迹两方面认定)以外的地点,而且最好不建在处于需受防洪堤以及其它人造防洪工程保护的区域内。
·抬高场地或建筑物楼层至高于预测的50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并留出一定的出水水位。
·建造能够有效保护场地或区域抵御500年一遇洪水的永久性防洪系统。
·制订洪水应急反应计划,计划中应包括临时性和应急洪水防护措施。
3.风暴
·建筑物和室外设备的设计要以能抵御100年一遇的风速的耐风能力为基础。
·保持建筑物外包层的密封是防止风暴损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包括正确地设计屋顶、墙壁和窗户。
·实施暴风应急反应计划。
4.雪灾/冰灾
·按照50年一遇雪负载加正确动负载标准设计建筑物。在屋顶负荷设计中,考虑到由于屋顶高度变化及所导致积雪移动而产生的不平衡雪负载现象。
·按照正确测算的冰负载设计建筑物和电缆。
·实施雪灾/冰灾应急反应计划。
以上是一些最佳防护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企业的财产免受或减少由于巨灾所造成的损失,但对于巨灾可能给企业造成的生产服务和营业中断的巨额损失(如:销售额、利润、市场份额等损失)又怎么应对呢?以下将具体阐述。
二、有效应对巨灾引发的营业中断风险
商业保险公司在帮助客户企业应对巨灾引发的营业中断风险损失时,首先也是从防灾防损的风险管理角度进行。譬如:建议企业考虑将重要的运作设施设置在地震区、台风经行区以及洪水区以外;如果情况不允许,要分析当道路损毁或被洪水淹没时,是否会给企业的持续经营造成困难;考虑一旦发生巨灾风险时,企业能否利用储备物资或委托其它工厂(包括世界其他地区的工厂)代生产加工来完成客户订单,如果使用国外的工厂,还要考虑是否涉及海关壁垒;考虑能否让工厂继续运作并增加储备。
另外,建议和帮助企业内部成立应急反应小组,以专门管理和应对其工厂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巨灾风险。在建立应急反应小组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以保证在巨灾发生时,它能够顺利启动和运作。譬如,在自然灾害袭击大面积区域时,家庭位于受灾区域的员工们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因此在组建应急反应小组选择成员时必须考虑到这个重要因素。
以上谈的是商业保险公司帮助企业从防灾防损角度所进行的风险管理。那么,当企业遭受巨灾袭击,造成了生产损失并导致了营业中断损失时该怎么办呢?从商业保险公司角度,可以通过提供营业中断保险(或“利损险”)来转移企业那些无法通过防灾防损等风险管理措施减少的剩余风险中的一部分。为了准确有效的承保,我们将通过分析营业中断损失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或者说,行业中经常提到的利损因素(TE),来对营业中断损失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以下列四个图表为例:
图2描述了总销售额的构成。
图3描述了总销售额中所包含的固定成本费用部分。如:薪水、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折旧费用等。
[]图2年销售额(利润+固定成本费用+变动成本费用)图3固定成本费用
[]图4变动成本费用图5利损价值(TE Value)
图4描述了总销售额中所包含的变动成本费用部分。例如:原材料、生产设备所用的燃料和动力、包装材料、支付给销售人员的佣金、给予客户的折扣、退回产品、不合格产品允量、建筑物取暖费、照明费、维修费。
图5描述了生产经营中断所造成的损失的构成,以及其中哪些损失是可以在营业中断险(或“利损险”)中获得赔偿的。提请注意的事,许多间接损失是无法补偿的,例如,由于巨灾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中断而进一步导致其市场份额的丧失或减少是很难得到弥补的。
总之,在承保营业中断损失险(或“利损险”)时须把握以下几点:
1.明确营业中断损失(BI)价值的概念
指企业生产经营中断而导致的年度财务损失额或对业务中断影响的估算值。
2.准确计算BI价值(或利损值TE),简而言之,就是营业收入减去可变成本费用
这与会计学中的“贡献毛利”较为相似。
须提请注意的是,BI价值是营业中断损失的一个基础值,不是根据预期损失经过调解的量;在承保时,还要考虑另一个因素—损失威胁值(Exposure Amount),即通盘考虑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措施和供应链依存关系等多重风险因素后所确定的企业的“损失威胁值”。
3.充分准确的认知客户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场所的风险水平
准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也是帮助企业做出合理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的关键。
4.从保险角度来看
客户所提供的BI和TE价值数据是保险公司确定保费和保险保障范围的重要依据之一,按照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客户有义务向保险人提供精确的价值数据。对此,保险公司需向其客户明确并在技术上予以指导。
[编辑:王一心]保险研究2008年增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