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详情

首页 >> 保险资料库 >> 目录详情
正文:

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模拟分析

江先学(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摘要]常用的保险保障基金征收方法分为平均比率费率法和风险费率法。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目前采用平均比率费率法。平均比率费率法不与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挂钩,不会因为其冒险行为而收取更高费率;而风险费率法则是保险公司风险程度与其所交的保险保障基金费率呈正比。本文对我国25家财险公司和25家寿险公司进行风险等级分类,对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宜采用风险费率征收方式的基本构想,体现出公平合理、防范风险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模拟分析
   [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09)02-0084-07

    1995年《保险法》规定,为了保障被保险人利益,支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管机构的规定提存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应当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中国保监会于2004年12月30日第一次颁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年9月11日,保监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发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原办法同时废止。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平均比率费率法征收保险保障基金,其提取比率是建立在风险中性基础上。Merton(1977)和Cummins(1988)分别在其银行和保险的报告中阐述,为负债提供政府担保会刺激金融机构增加风险,公司所有者拥有一个以公司负债价值相同的价格卖出公司资产的期权。例如,某一个保险公司参与了风险很大的活动,如果其结果是好的,则受益的是这家公司的所有者;如果结果不好,所有者的责任仍是以公司资产价值为上限,其差额部分由保险保障基金和消费者弥补。所以,平均比率费率法可能会激励保险公司采取更冒险的行为。而在风险费率方法下,保险公司的风险程度与其所交的基金比率呈正比,风险程度大的公司需支付较高的基金比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保险公司防范风险。
本文试图使用风险等级分类法对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进行模拟分析。本文拟定了19个衡量指标度量我国寿险和财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并据此采集了2007年《中国保险年鉴》中具有代表性的25家寿险公司和25家财险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一、指标的设定
根据我国保险业经营特点,在确定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时,可以考虑以下六类指标①:
(一)保险公司业务指标
1.保费增长率=(本年保费收入-上年保费收入)÷上年保费收入×100%
2.自留保费增长率=(本年自留保费-上年自留保费)÷上年自留保费×100%
其中,定义自留保费=保费收入+分保业务收入-分出业务支出。
3.两年综合成本率=两年费用率+两年赔付率

[作者简介]江先学,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博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
其中,两年费用率=本年和上年的费用及其他支出(减摊回分保费用)之和+本年和上年的手续费(含佣金)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分保费用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之和+本年和上年的提取保险保障基金之和÷本年和上年的自留保费之和×100%
两年赔付率=(本年和上年的赔款支出(减摊回赔款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分保赔款支出之和+本年和上年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之和-本年和上年的追偿款收入之和)÷(本年和上年的自留保费之和-本年和上年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之和-本年和上年的长期财产险责任准备金提转差之和)×100%
4.应收保费率=应收保费÷保费收入×100%
5.保费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保费收入×100%
(二)保险公司财务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认可负债×100%
2.认可资产负债率=认可负债÷认可资产×100%
3.资产认可率=资产净认可价值÷资产账面价值×100%
4.固定资产比例=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100%
5.流动资产增长率=(本年流动资产-上年流动资产)÷上年流动资产×100%
6.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上年所有者权益)÷上年所有者权益×100%
7.资产结构比率=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100%
(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指标
1.资金运用率=投资总额÷资产总额×100%
2.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总额×100%
(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指标
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变化率=(本年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年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年偿付能力充足率×100%
(五)经营稳健类指标
1.准备金增长率=(本年准备金-上年准备金)÷上年准备金×100%
2.准备金负担率=准备金总额÷自留保费×100%
(六)利润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100%
二、对我国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各指标的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步骤和结果如下所示。
(一)指标数据标准化
初始变量的基本描述信息如表1所示。
(二)指标之间相关性与模型实用性的判定
相关系数矩阵显示,保费增长率与自留保费增长率、认可资产负债率、资产认可率、资金运用率、准备金增长率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实际上,表中变量之间都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此外,如表2所示,变量的共同度对所有初始变量均为1,表明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每一个变量的方差,公因子方差比的取值较大,说明该变量能被因子说明的程度较高。KMO值为0.706。因此,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三)确定和提取公因子
SPSS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自动筛选并列出了6个因子,按照特征根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对初等因子载荷阵进行方差最大化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贡献及累计贡献率见表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见表5。

①朱铭来、张林福:《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5年。
如表3所示,6个因子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19.524%、16.896%、14.053%、13.830%、11.608%、8.156%,且前6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4.067%。
所有初始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信息表
表1
指标[]平均数[]标准差[]样本容量保费增长率[]2.245 48[]6.218 29[]25自留保费增长率[]2.431 09[]7.074 32[]25综合成本率[]1.011 72[]0.285 33[]25应收保费率[]0.109 86[]0.079 06[]25保费收入利润率[]-0.031 86[]0.270 06[]25流动比率[]1.362 01[]1.100 78[]25认可资产负债率[]0.738 83[]0.360 00[]25资产认可率[]0.890 11[]0.219 07[]25固定资产比率[]0.198 78[]0.256 71[]25流动资产增长率[]0.628 90[]1.605 70[]25所有者权益的变化率[]-0.004 83[]0.897 87[]25资产结构比率[]0.384 75[]0.270 87[]25资金运用率[]0.271 51[]0.268 72[]25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变化率[]2.803 46[]11.034 82[]25准备金增长率[]2.254 10[]5.807 69[]25准备金负担率[]0.786 42[]0.146 51[]25净利润增长率[]-7.838 98[]42.343 87[]25资产总额[]8 164.046 40[]18 499.916 40[]25实际偿付能力2006年[]-47.152 40[]1 396.331 73[]25注:由于受所收集指标缺失的限制,暂不考虑投资收益率指标。

变量的共同度表
表2
指标[]初始值[]提取值保费增长率[]1.000[]0.988自留保费增长率[]1.000[]0.988综合成本率[]1.000[]0.886应收保费率[]1.000[]0.839保费收入利润率[]1.000[]0.778流动比率[]1.000[]0.908认可资产负债率[]1.000[]0.959资产认可率[]1.000[]0.781固定资产比率[]1.000[]0.812流动资产增长率[]1.000[]0.765所有者权益的变化率[]1.000[]0.828资产结构比率[]1.000[]0.941资金运用率[]1.000[]0.833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变化率[]1.000[]0.923准备金增长率[]1.000[]0.987准备金负担率[]1.000[]0.587净利润增长率[]1.000[]0.598资产总额[]1.000[]0.654实际偿付能力2006年[]1.000[]0.916
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表
表3
可解释的总方差因子[]初始特征值[]提取的载荷平方和[]旋转后的载荷平方和绝对值[]解释
百分比[]累计解释
百分比[]绝对值[]解释
百分比[]累计解释
百分比[]绝对值[]解释
百分比[]累计解释
百分比1[]5.434[]28.598[]28.598[]5.434[]28.598[]28.598[]3.710[]19.524[]19.5242[]3.145[]16.552[]45.150[]3.145[]16.552[]45.150[]3.210[]16.896[]36.4203[]2.342[]12.324[]57.474[]2.342[]12.324[]57.474[]2.670[]14.053[]50.4734[]2.017[]10.615[]68.090[]2.017[]10.615[]68.090[]2.628[]13.830[]64.3035[]1.716[]9.029[]77.119[]1.716[]9.029[]77.119[]2.206[]11.608[]75.9116[]1.320[]6.949[]84.067[]1.320[]6.949[]84.067[]1.550[]8.156[]84.0677[]0.976[]5.135[]89.2028[]0.652[]3.434[]92.6369[]0.514[]2.706[]95.34210[]0.350[]1.841[]97.18311[]0.201[]1.059[]98.24212[]0.120[]0.629[]98.87213[]0.098[]0.516[]99.38814[]0.072[]0.379[]99.76615[]0.032[]0.166[]99.93316[]0.008[]0.041[]99.97317[]0.003[]0.014[]99.98818[]0.002[]0.010[]99.99819[]0.000[]0.002[]100.000[]
(四)各公司综合得分及排名
公共因子确定后,SPSS软件生成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根据该系数矩阵即可计算每个样本财险公司的公因子得分。计算各家财险公司的综合得分时,使用的方法是每个公因子上的得分乘以权重,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权重=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全部队因子的累计贡献率×100%
其中,第i家财险公司的综合得分TSi可以表示为:
TSi=23.224 33Si1+20.098 25Si2+16.716 43Si3+16.451 16Si4+13.808 03Si5+9.701 785Si6
其中,Si j(j=1,2,…,5)为第j个公因子的得分。
据此可得各财险公司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4所示。
将同样的方法用于寿险公司的分析中,可得寿险公司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5所示。
三、对各公司按风险等级进行模拟分类
根据我国25家财险公司和25家寿险公司风险状况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按照综合得分及排名状况分别对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的风险等级进行模拟分类。
在表4中,假定排名第1至7名财险公司为Ⅰ类财险公司,代表综合风险较小的等级;假定第8至16名财险公司为Ⅱ类财险公司,代表综合风险处于平均水平的等级;假定第17至25名财险公司为Ⅲ类财险公司,代表综合风险较高的等级。
同理,在表5中,假定排名第1至8名寿险公司为Ⅰ类寿险公司,排名第9至16名寿险公司为Ⅱ类寿险公司,排名第17至25名寿险公司为Ⅲ类寿险公司。

各财险公司综合得分及排名表
表4
财险公司名称[]综合得分[]排名阳光财险[]106.587 52[]1人保财险[]69.402 59[]2华安财险[]47.257 623[]3太平洋财险[]40.134 554[]4三星火灾[]38.772 328[]5平安财险[]36.822 045[]6民安保险[]36.247 95[]7大众[]13.382 907[]8上海安信农业[]10.120 621[]9太平保险[]6.300 192 7[]10天安保险[]5.865 483 4[]11永诚保险[]1.543 629 8[]12天平汽车保险[]-1.674 112[]13安华农业[]-9.135 448[]14东京海上[]-11.709 79[]15美亚广州[]-17.912 35[]16三井住友[]-22.243 63[]17皇家太阳[]-30.171 87[]18丰泰上海[]-32.278 05[]19美亚深圳[]-35.571 14[]20安邦保险[]-35.613 53[]21美亚上海[]-38.967 96[]22华泰财险[]-48.606 83[]23美国联邦[]-49.200 43[]24永安保险[]-79.352 31[]25四、按照风险等级分类模拟我国保险保障基金的征收额
对三类风险状况不同的保险公司,可分别征收不同费率的保险保障基金。假设Ⅱ类保险公司为平均风险水平,其征收比例为《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所规定。由于I类保险公司属于风险水平较低保险公司,假定其征收保险保障基金比例可下调20%,而相应地对Ⅲ类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征收比例可上调20%。具体调整情况如表6、表7所示。
如果按照《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不作风险费率的区别,按照单一比例征收保险保障基金,则征收的模拟结果如表8所示: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表6、表7、表8中可知,采用风险费率模拟征收的保险保障基金为12.54亿元,而按照单一比例征收的为14.93亿元,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财险和寿险市场集中度较高,计算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几乎都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而这些大型保险公司相对于中小公司而言可能面临较小的风险水平。因此,在保险保障基金征收方式上,我国宜采用风险费率征收体制,使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费率与其自身风险挂钩,体现了公平合理性,也符合对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发展要求。

各寿险公司综合得分及排名表
表5寿险公司名称[]综合得分[]排名嘉禾人寿[]64.900 398[]1中国人寿[]64.147 244[]2泰康人寿[]61.549 396[]3太平洋人寿[]37.029 787[]4中宏人寿[]35.098 543[]5广电日生[]33.241 522[]6友邦上海[]31.076 929[]7平安人寿[]30.296 522[]8合众人寿[]15.059 578[]9人保寿险[]12.383 867[]10中意人寿[]9.364 786 5[]11太平人寿[]6.740 859 3[]12信诚人寿[]5.484 206 3[]13国泰人寿[]4.444 034 5[]14光大永明[]4.022 218 6[]15中美大都会[]-1.075 826[]16民生人寿[]-20.639 29[]17长城人寿[]-22.550 16[]18生命人寿[]-22.634 83[]19华泰人寿[]-31.174 07[]20首创安泰[]-39.507 73[]21中英人寿[]-40.874 95[]22招商信诺[]-43.122 02[]23海尔纽约[]-71.905 64[]24金盛人寿[]-121.355 4[]25财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模拟表
表6(单位:百万元)类别[]保费收入合计[]保险保障基金比例[]保险保障基金Ⅰ类[]111 257.92[]0.64%[]712.05Ⅱ类[]11 518.36[]0.8%[]92.15Ⅲ类[]9 835.76[]0.96%[]94.42合计[]132 612.04[][]898.62注:我国财险公司2006年投资型产品很少,暂忽略不计。
寿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模拟表
表7(单位:百万元)类别[]保费收入合计[]分项目保费收入[]保险保障基金比例[]保险保障基金Ⅰ类[]314 920.03[]78 730.007 5(无保证利率)[]0.04%[]31.49[][]236 190.022 5(有保证利率)[]0.12%[]283.43Ⅱ类[]22 426[]5 606.500 0(无保证利率)[]0.05%[]2.80[][]16 819.500 0(有保证利率)[]0.15%[]25.23Ⅲ类[]8 312.7[]2 078.175 0(无保证利率)[]0.06%[]1.25[][]6 234.525 0(有保证利率)[]0.18%[]11.22合计[]345 658.73[]345 658.7300[][]355.42注:假定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中,无保证利率的长期人寿保险占比为25%。
单一比例保险保障基金模拟表
表8(单位:百万元)[]保费收入[]分项保费收入[]保险保障基金[]保险保障基金财险保费收入[]132 612.04[]132 612.04[]0.80%[]1 060.90寿险保费收入[]345 658.73[]86 414.682 5(无保证利率)[]0.05%[]43.21259 244.047 5(有保证利率)[]0.15%[]388.87合计[]478 270.77[]478 270.77[][]1 492.98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年鉴编委会.中国保险年鉴[M],2007.
[2]朱铭来,张林福.我国保险保障基金风险费率机制研究[C].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5.

Abstract:The usual way to collect insurance guarantee funds includes the Average Ratio Rating Method (ARRM), which is used in China and in most of the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Risk Rating Method (RRM). Under ARRM, the guarantee fund rate is not linked with the risk undertaken by the insurance company, whose risky behaviors are not quoted with a higher rate, while risk level of insurers is in proportion to the amount of insurance guarantee funds they submits under the RRM method. The paper classified 25 P&C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25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ir risk levels, computed the corresponding rate under RRM by simulation, and proposed that the Risk Rating Method should be adapted in China for fairness, rationality and risk precaution.
Key words:insurance guarantee fund; risk rating method; simulation
[编辑:沈雨青]保险研究2009年第2期保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