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日本兴亚损害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拜访中国保险学会 10月29日下午,日本兴业损害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新任首席代表船越隆之来中国保险学会拜访。罗忠敏会长对船越隆之先生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对船越隆之先生出任兴业损害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表示祝贺。会谈中双方就今后在业务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中国保险学会 2008-10-30) 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人寿联合举办资源整合培训班暨座谈会 10月28日-29日,中国保险学会应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要求,邀请台湾实践大学彭金隆教授和台湾国泰金控及国泰人寿资源整合方面的专家陈志民、高颖祥一行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资源整合培训及座谈。
三位专家分别以《台湾业界整合行销概念萌芽及进展》、《公司资源整合战略及推动进展状况》、《各行销资源平台建设及实务运营》为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授课,并在之后举办的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台湾地区尤其是国泰公司在资源整合销售方面的经验。
台湾保险同仁的经验对大陆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保险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培训的成功举办也为学会贯彻服务宗旨,为会员单位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拓了新路。(中国保险学会 2008-10-31) 2008年中国保险学会教保希望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上海举行 2008年“中国保险学会教保希望奖学金”颁奖仪式于10月31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保险学会、韩国教保生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领导和嘉宾,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的获奖学生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保险系的师生近100人参加了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致欢迎辞,中国保险学会秘书长张文渊、教保生命教育文化财团理事长李重孝先生、教保生命保险株式会社执行副总裁朴淳范先生分别致辞。
张文渊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保险人才,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中国保险学会在培养保险人才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2005年8月,在北京与韩国教保生命教育文化财团共同设立了“中国保险学会教保希望奖学金”,就是为保险人才培养做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国保险学会今后将在这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与海内外保险企业的广泛合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为推动保险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重孝先生和朴淳范先生在致辞中分别介绍了教保生命教育文化财团和教保生命保险株式会社(简称“教保生命”)。教保生命成立于1958年,设立宗旨是为了“振兴国民教育”和“促进民族资本的形成”。教保生命是世界第一家开发教育保险产品的公司,现在已经成长为韩国三大保险公司之一。目前,教保生命拥有9家子公司和关联企业。教保生命教育文化财团设立于1997年,是教保生命为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开展公益事业而设立的非盈利性组织。该财团的核心价值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建幸福家园”。
随后,袁志刚院长、张文渊秘书长和李重孝理事长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的获奖学生颁发了获奖证书。三所学校的获奖学生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教授结合全球金融海啸对保险业的影响,就我国保险理论研究工作如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谈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中国保险学会教保希望奖学金”自2005年8月设立以来,已开展了四届评选活动。四年来,北京大学等14所学校的180名学生获得奖学金的资助,其中本科生144名、硕士研究生36名,奖学金总额高达260多万元。(中国保险学会 2008-11-03) 浙江召开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研讨会 在浙江省社科普及周中,由浙江省保险学会主办的“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浙江省自2006年正式启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共保经营”的新型农业保险运作模式,由当时全省开展财险业务的10家财产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作为经营主体(2008年有2家自动退出)。
目前,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已突破亿元,三年来,共保体共向3万农户支付了1.3亿元的赔款,受益面占到参保农户总数的40%, 研讨会上保险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对近三年来共保体的运行状况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发言。
专家学者提出共保体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费率与风险不相匹配,造成连年亏损;试点实施过程中各地特色农产品各不相同,相应的种养面积以及保险需求等情况也各有不同,因而单纯的界定产品作为参保对象存在着缺陷。
针对以上的问题以及结合今后共保体发展的实际情况,研讨会会议提出:
费率厘定应按照损失率加上费用率、再保险率和风险资金准备金构成。政府需解决保费补贴和超额赔款的权衡问题。
承保产品的选择、鉴定有专家提出将目前实行的1+3+X即“1”为水稻,“3”为固定的品种,“X”为9种选6种的模式改为1+3+X+Y,“Y”为地方的特色农产品。
完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浙江为巨灾多发省份,尽管采用了市场化费率,仍不能保证共保体在大灾年份承受巨灾风险。因此,政府需要考虑保险公司的风险容忍度,充分考虑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建议重新划分分担比例中的超额赔款部分,降低共保体承担的超赔分担比例,即按照共保体章程规定的方法计算的超赔总量超出一定额度后,由政府代共保体垫付。对于某些必然要发生的风险,也可考虑由政府采用直接救助的方式来代替保险。
完善共保体内部运行机制。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运作。通过招标等方式,通过一系列考核因素,如资本规模、经营网络、经营特色、经营年份、分支机构数量等,决定参加共保体的保险公司,组成团体。作为一个团体,在内部进行分工,经营各自有优势的险种,成果属于共保体,但共保体成员分享成果。实行共保、共享、共赔。同时实现多元化竞争,并非完全化商业竞争,提高共保体的服务,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发挥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浙江省保险学会 大伟 2008-10-24) 中部六省保险理论研讨会在河南召开 10月22日,河南省保险学会举办“中部六省保险理论研讨会”,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山西和河南六省代表与河南省保险学会38家会员单位理事70余人参加研讨。
研讨会由河南省保险学会牛新中秘书长主持,河南省保险学会张健民会长致辞,河南省保监局欧伟局长出席讲话。他们在充分肯定十六大以来河南省保险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指出保险行业的美誉度没有提高,一些浮躁毛病不断显现,表现为经营的粗放、市场秩序的不佳、队伍的流动性等,导致社会对保险行业在销售误导的指责、对理赔问题上的种种看法等。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对市场的影响可能将只是对规模的承认,而否认自己的品质,从而将难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探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他们认为,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这几年,保险业界对行业规律性的研究、政策性的研究有所疏忽。从产、学、研方面来讲,理论界只搞研究、实业界只干工作,相互沟通和交流非常有限,而且从保险业自身队伍来讲,学习能力并不强。结果现实情况是:规模越做越大,行业文化底蕴越做越薄,技术含量越做越低,职业操守越做越差。针对这些情况,河南省保险学会重新组建以后,学会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增强河南省保险理论研究水平、增强对行业发展的规律性研究、对河南保险业的发展,在实践上提供理论支撑,特别是加强大专院校和各科研单位理论研究上的沟通交流。
与会的代表中有7人分别就金融自由化下保险资金管理、巨灾风险证券化监管、保险营销模式、农业保险发展等相关论题发言。分组讨论中,大家就保险学会工作,以及开展保险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进行沟通和交流。
中国保险学会罗忠敏会长应邀出席了会议。罗忠敏会长在交流沟通中强调,今年12月18日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保险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归纳总结。当前保险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对改革开放回顾历程、宣扬成就、总结经验的大好时机。保险学会要抓住机遇,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形成理论学习氛围,面对市场和现实矛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很好地开展学会活动,提高保险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动保险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保险学会 2008-10-28) 吉林学会召开“商业保险与和谐社会”征文总结表彰大会 10月28日,吉林省保险学会召开保险征文总结表彰会议。会议介绍了征文活动开展情况,宣布了评比结果,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同时,为了继续办好《保险理论与实践》会刊,更好地为会员单位服务,感谢各会员单位以及广大作者、读者的支持,学会特对长期以来,来稿多、质量好、为会刊的通讯报道工作做出贡献的优秀通讯员提出表彰。
“商业保险与和谐社会”征文活动于2007年6月启动,共收到论文和专题报告50余篇。经过来自监管机构、保险公司和高等院校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认真评选,从应征论文中选出了思想性、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优秀论文18篇,分获一、二、三等奖。为便于交流,使课题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宣传和应用,学会秘书处将征集的论文汇集成册,编印了《商业保险与和谐社会论文集》。 (吉林省保险学会 杨惠娟 2008-10-28) 江西保险行业协会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银邮自律 江西省保险行业协会近期采取多种措施规范本省银邮保险代理业务。
一是按照江西保监局相关要求,以银保代理网点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自查为主的销售误导专项检查,同时通过抽签交叉检查的方式,对赣州市银邮代理市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给各公司敲响规范经营行为的警钟。
二是召开银邮代理保险业务工作会议,学习传达中国保监会、江西保监局关于规范银邮保险市场的文件精神,统一会员单位对规范银邮市场的认识。
三是通过公司推荐,协会考核的方式组建江西省银邮自律检查小组并制定了具体检查规则,保证各项检查工作有效开展。
四是在《江西保险》登载监管部门对银保业务的调控思路及体现业界观点的文章,引起会员公司的广泛关注。(江西省保险学会 2008-10-29)
江苏召开经济改革30年理论研讨会 10月27日,由江苏省社科联联合江苏省经济学会、江苏省生产力学会、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江苏省金融学会、江苏省保险学会、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等6家学会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承办的“路径•特色•经验:江苏经济改革30年”理论研讨会召开。(江苏省保险学会 偶见 2008-10-29)
上海精算论坛年会成功举办 10月17日,由上海市保险学会与美国大西洋再保险公司联合举办的“2008上海精算论坛”在上海举行。
会议由国内外、境内外六位专家学者就保险精算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发表了演讲。演讲以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变化为切入点,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从精算的角度,认知危机无时不在,风险管理无处不有,务必提升中国精算职业水平,增强保险风险管理能力。
江苏与会人员通过会议得到三点启示:一是以精算资源作为保险风险管理的立足之本。上海保险学会对精算的启蒙较早,于1998年5月就成立了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着力于努力发挥精算职业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人才资源功能,提升中国精算职业的发展水平,在聚内联外、推动保险精算学术交流上,发挥了示范作用。值得江苏保险业界借鉴。二是以系统工程的理论,推进精算事业的发展。不是把精算作为权宜之计,遇事浮议,事后放弃。而是把精算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项战略性目标,结合时代发展课题,长期进行学研探讨,为保险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撑。三是以求实创新的思维,服务于保险业的风险管理。上海保险学会组织的精算论坛,都是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基于国际保险风险变换风云的客观事实,基于对中国保险业实际状况的理解,基于精算工作者对保险业应承担的责任而设立的研讨主题,针对性强,时效性大。对及时将精算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风险管理效果发挥了积极的催生作用。(江苏省保险学会 2008-10-30)
台湾国华人寿代表拜访江苏省保险学会秘书处 10月22日,台湾国华人寿大陆市场首席代表廖年进、市场代表郭家骅一行拜访了江苏省保险学会秘书处。国华人寿代表此次江苏之行,旨在对江苏的寿险市场、保险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座谈中,国华人寿代表向江苏省保险学会介绍了台湾的保险市场概况,及国华人寿的概况。
台湾现有保险公司59家,再保险4家,保险业资产占金融机构资产比率为21.91%,其中财产险资产占比为0.55%,寿险资产占比为21.36%;保险从业人员为298126人,占台湾省总人口的1.3%,业务员256083人,内勤人员42043人,精算人员为181人,其中产险业精算人员为49人,寿险业精算人员132人;台湾保险密度为86579元新台币,其中财产险密度为4904元新台币,人身保险密度为81675元新台币;保险深度达15.79%,财产险深度为0.89%,人身保险深度为14.9%;人身保险及年金保险的投保率为196.03%,普及率为318.71%,寿险平均分红利率为2.47%;2007年,台湾保费收入19876.8亿新台币,财产险保费收入1125.83亿新台币,人身保险保费收入18750.97亿新台币。
台湾国华人寿成立于1963年7月, 2007年度,国华人寿年度保费收入378亿新台币,总资产2462亿新台币。设有20多家分公司,5个行政中心,32个服务中心,一百多个营业网点,拥有四千三百多名员工。2007年天下杂志调查公布,国华人寿在台湾的金融业中排名第17名,保险业排名第13名。(江苏省保险学会 2008-10-30)
厦门协会成立保险营销工作委员会 10月22日,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经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了保险营销工作委员会。
厦门市保险营销员队伍已有12400多人,该市保险市场的保费收入56%由营销员实现。
保险营销工作委员会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建立保险营销员分级分类考试、搭建全市保险营销员信息管理平台,强化行业自律,规范业内营销员流动,提升专业素质与诚信意识,树立保险营销员行业新形象。 (厦门市保险学会 2008-10-30)
山东学会举办保险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 11月1日,山东省保险学会举办“改革•创新•提高保险业竞争力”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
会上,学会秘书长刘嘉瑜对本次征文评选活动进行了总结,陈进军副局长、卓志教授、刘嘉瑜秘书长等领导对获得征文一、二、三等及优秀奖的论文作者进行了现场颁奖。
会议专门邀请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卓志做“关于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学术报告。卓志教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背景、阶段、发展的结构、行为与绩效、发展的实践与创新。(山东省保险学会 200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