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恒安标准人寿新推“福惠双赢”分红险 日前,恒安标准人寿在其银保渠道推出一款“福惠双赢”两全保险(分红型)产品。
“福惠双赢”保险期间为5年。其保障责任全面涵盖巨灾风险、意外风险和疾病风险。在5年保险期间内,客户可享受相当于有效保险金额1倍的身故保障,3倍的公交意外身故保障、公交意外全残保障、重大自然灾害事件身故保障及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全残保障。
从理财方面看,如客户购买该产品,即可获得初始保险金额,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每年均可以通过年度红利的分配不断积累。此外,在保单终止时,客户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终了红利,实现双重分红。(金融时报 2008-11-07)
阳光保险 “新闻工作者保障计划”上市 日前,阳光保险公司为全国新闻工作者量身推出了“新闻工作者特别保障计划”。该产品涵盖了意外伤害、意外医疗、重大疾病等保障,能够有效分散新闻工作者因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等带来的风险。
据了解,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被保险人持有效客票踏入乘坐的飞机舱门,在飞机内因飞机坠落、起火、爆炸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导致身故的保险金额为意外伤害保险金额的2倍;其次,被保险人因执行公务或公职行为而在非工作期间遭受故意侵害导致身故、残疾的保险金额为意外伤害保险金额的2倍;第三,为满足各新闻团体以及团体内部不同的保障需求,特提供ABC三款产品供选择;最后,费用低廉,性价比高。(中国证券报 2008-11-08)
人保健康推出金福利团体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近日在全国市场推出一款全新的健康保险产品——“金福利”团体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该产品保障了企事业单位中因疾病、因意外伤害而致残人员的收入损失,使他们能维持失能后的生活水平。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健康保险的一种,是指以因约定的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者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该险种在发达国家已经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通过对丧失劳动能力者收入损失的补偿,保障失能后的生活水平,从而在保持人们生活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做为国内健康保险市场上的新型险种,如果配合医疗、疾病和意外等保险产品,可构成完整的团险员工福利保障计划。
据悉,人保健康此次推出的“金福利”团体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对客户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因工伤或非工伤原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即给付失能收入损失保险金。
保险金的领取方式有两种,既可以采取月领的方式,领取至被保险人身故、恢复健康或给付期满为止;也可以采取一次性领取的方式。“金福利”团体失能收入保险为主险产品,通过团体营销渠道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保险期间为1年,一次性缴费,企事业单位身体健康的在职职工均可成为被保险人。(新浪财经 2008-11-11)
友邦“金喜年年”年金保险上市 友邦保险于近期推出逐年返还的分红型“金喜年年年金保险计划”。该产品为逐年返还的分红型年金产品,具有如下产品特色:首先,该产品短期缴费,逐年返还,客户在短短几年就可以完成缴费,极为适合有短期缴费需求的客户;其次,该产品的生存现金可以递增领取,即保费缴清后,年年返还,让客户更早领取生存现金,并且生存现金岁岁递增(直至首年年金的2倍)。 该产品还涵盖全残豁免、额外给付的产品特性,一旦发生合同约定的人生风险,客户可免交其后各期保费,除生存现金外,还有获得全残保险金。并且,“金喜年年”具有年年分红,满期给付等优势。(上海证券报 2008-11-12) 中资万能险遭遇黑色10月 产品收益下滑明显 10月,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股市继续走低,众多万能险月结算利率也一路下滑。在动荡中,不同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走势出现了分歧,中资万能险跌幅较大,而外资万能险却稳中有升。
中资产品下滑明显
万能险一直被誉为熊市中的理财王者,安全的保底收益结合每月的浮动利率,比一些金融理财产品更吸引人们的闲余资金。自2007年10月上证指数从历史最高位下落以来,万能险结算利率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直到今年8月才突然急转直下,且中资公司下跌得最为严重。
从平安、太保、新华、泰康、生命、太平等沪上万能险大户了解到,自8月以来,不少万能险产品的年结算利率连续第三个月滑坡,且降幅之大令人堪忧。10月,平安智富人生万能险年利率5.25%,已经连续第二个月出现0.25个百分点的降幅;泰康卓越理财年利率5.25%,比上两个月分别下降0.25、0.55个百分点;太平人寿的盈利和人保健康的健康保险9月结算利率分别4%、4.5%,均比7月份减少了1个百分点。
中资万能险年利率增长疲态尽显,多款产品收益已经回归4%-5%区间,且不高于今年年初水平。其中,平安智富人生5.25%的年收益正好是今年1月水平;生命人寿金满贯最新的年收益率比1月份低了0.05个百分点,为4.55%;太平洋华彩人生收益从年初的5.3%跌至9月份的4.5%。
多家外资稳中有升
当国外母公司面临金融海啸冲击,国内竞争对手纷纷下调结算利率,外资寿险公司的万能险收益显得异常稳健。据了解,今年以来,这些公司万能险单月的结算利率波动非常小,最多的也就相差0.1个百分点。其中,多家外资公司的万能险收益较年初有小幅上涨,其表现似乎与外界资本市场的变化大相径庭。
据了解,友邦智尊宝前9个月结算利率相同,均为4%;中德安联除了1月份略低以外,其他月份都是4.03%;广电日生金至尊结算利率从年初的3.25%,缓慢攀升到10月的3.30%;信诚人寿智胜未来系列上半年收益保持在3.9%基础上,7、8、9三个月收益都上升为4%。
外资中也有万能险结算利率大幅下降的公司。如太平洋安泰万能险每月实际结算利率从1月份的5.6%下降至10月份的4.75%;国泰人寿金得利万能险年利率比年初下降0.275个百分点,为4.1%。
比起中资寿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的大起大落,外资公司以实际行动印证了其稳健的投资、经营理念。虽然外资万能险收益率与中资尚有一段差距,但却能让客户感觉到实实在在的增长。
规模影响收益
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寿险公司万能险的保费规模与结算利率变动息息相关。那些万能险结算利率跌幅较大的寿险公司,其万能险保费规模同样较大;而那些万能险保费规模较小的公司,结算利率却能够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统计显示:1-9月,平安、新华、泰康、生命、太保万能险保费收入列上海前六名,太平洋安泰、国泰也排名外资万能险保费收入前三甲,这7家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无一例外地大跌。相对而言,友邦、信诚、广电日生等万能险规模较小的保险公司,今年万能险结算利率至少能够保持稳定,甚至还能实现小幅增长。
市场上万能险产品种类繁多,但关键卖点还是在于投资收益情况。与传统寿险相比,万能险投资渠道较宽,可以投资股市、基金、债券、大额协议存款等等,资金进入股市的比例更可以高达80%。
据知情人士透露,不同渠道的资金运作风险程度不同,寿险公司各渠道的资金分配比例,决定了万能险实际结算利率的高低。然而,有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较高的万能险保费收入,高结算利率起了决定性作用。持续保持较高的结算利率,意味着要扩大投资基金、股市的资金比例,而在股指急跌的阶段,收益下滑是可以预见的。(解放日报 2008-11-13) 险企借力网络发展意外险 截至9月30日,全国保费收入增幅接近50%,唯独意外险增长乏力,保费收入161亿元,同比增长仅7.8%,不到平均增长速度的1/6。意外险是最具有保障特征的险种之一,在监管机构强调银保刹车,回归保障的当口,保险公司显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市场,网络成为意外险竞争的新平台。
意外险增速爆冷
今年以来,我国遭遇雪灾、震灾等严重自然灾害,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险业主动开展理赔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资深保险人士认为,每逢重大自然灾害过后,全社会保险意识会呈现爆发式增强,意外险、财产险的投保率会有较大幅度提升。然而,从目前意外险保费实际收入来看,预期的增长并没有出现。
意外险具有较高的承保利润。保监会统计显示:1-9月,全国意外险业务赔款支出45.5亿元,简单赔付率仅28%;意外险也是唯一赔付金额同比下降的险种,降幅为0.6%,全国保险赔款和给付平均增幅达到35%。
沪上一家寿险公司负责人表示,意外险被视为开拓市场的“敲门砖”,具有带动其他寿险产品销售的作用。然而,随着银行、邮政等渠道业务快速发展,中小寿险公司对意外险的依赖性大幅减弱。如生命、民生、光大永明、正德、国华、人民人寿等保险公司上海地区意外险业务规模只有几万元、几十万元,而国寿、平安均达到1.5亿元,友邦也接近9000万元。
虽然国内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但意外险贡献度最大的依旧是几家老公司。随着监管部门不断呼吁保险回归保障,这些保险公司不仅坚持扩大效益险种规模,而且不断开发新兴销售渠道,为意外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电子保单助跑意外险
几年前,保险公司就开始谋求人身意外险的多元化销售,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逐渐得到认可。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人保财险当天签下了国内第一张电子保单,销售的就是人身意外险产品。
2006年6月26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保险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网上保险等新的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保险电子商务直接的优势就是能节约销售成本,同时,使投保人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还能享受到网上支付、打折优惠、下载电子保单等服务。
目前,人保、太保、中华联合、泰康、友邦、太平、中德安联等保险公司都开通了在线投保功能,客户选定所要购买的保险产品,可通过银行卡完成在线支付保费,足不出户即可获得电子保险单。交通工具综合意外伤害保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传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都能实现网上投保。
虽然保险公司在各自网站开通了在线投保服务,但网站点击率或知名度情况,决定保险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据悉,在众多金融机构的网站中,保险公司网站的点击率属于较低的一类,因此不少保险公司开始与大型金融网站合作,推广电子意外险产品。
网上超市价格占优
价格始终是影响客户选择保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优惠的价格能吸引个人客户。就在保险公司正为彼此之间的竞争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第三方网络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
某大型保险网站的“保险超市”代理销售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数量种多,绝不逊色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公司,且细分旅游、交通、老人、儿童、女性等不同市场。从价格上看,同样的产品,网站报价比保险公司要便宜10-20个百分点。 如一款原价200元的平安综合意外保险卡,10万元保额、1万元医疗费用垫付、50元/天住院医疗津贴、50万航空事故给付,网站的优惠幅度达28%。
据悉,这些网站销售的意外险产品,绝大多数不是电子商务专属产品,而是普通个险渠道或者直销渠道销售产品;虽然在支付保费时,也是通过银行卡转账的方式,但最终消费还是要建立在实体保单基础上。(解放日报 200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