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山东省启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选取济南、淄博、潍坊三个地市进行试点,中国大地保险山东分公司作为承办单位。截至2009年6月,三个地区共签单承保1021笔,保障人数3.48万人,承担风险保额112亿元;已赔付安全生产责任事故16起,赔款金额158.62万元,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试点工作运作模式
(一)实施原则。一是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商业运作的原则;二是高保障、广覆盖,确定适宜的费率标准和保障水平的原则;三是先行试点,稳妥推进的原则。
(二)试点行业。非煤矿山及建筑施工、危化品、民爆、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
(三)主要险种。雇主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
(四)保险内容。一是在赔偿责任划分上,主险承担生产安全事故致死亡责任,两个附加险分别承担伤残和公众第三者责任。主险费率不同行业从0.15%到0.35%不等。二是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的赔偿限额每人不得低于25万元。三是投保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全年无任何责任事故发生的企业),次年续保可给予10%的优惠,第二次续保时给予20%的优惠,再次续保最高优惠为30%。四是采用记名投保或按约定人数投保方式,但投保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所有雇员人数的75%。五是保险期限为一年,不能短期投保。
二、试点工作措施
(一)政策支持。2007年7月,山东省安监局、山东保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试点工作做出部署。2008年10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积极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2009年1月,山东省政府《关于促进我省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在高危行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将保险制度与高危行业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有机结合,逐步建立覆盖全省各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二)政府推动。为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山东省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试点地区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领导小组。两级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抓好落实。试点工作中,先后召开省级部门参加的调度会3次,座谈会5次;三个试点市共召开调度会、座谈会、经验交流会20余次。
(三)联动机制。一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引导、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责任保险的具体措施;与保险监管部门、保险企业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安全事故抢险救援管控体系,形成社会联动机制;做好相关试点的组织、宣传、指导和检查工作。二是保险监管部门负责与安监部门联合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保险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引导和督促保险企业规范经营。三是保险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责任保险产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发挥保险费率的杠杆作用,督促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提高生产企业的参保积极性是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针对前期试点工作中企业对安全生产领域责任保险认知度不高、参保意识不强的问题,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向企业广泛宣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宣传保险条款的科学性,让企业通过算账对比提高认识。二是根据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制度、事故发生的频率等情况,动态调整保费比例,或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其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等。三是试行参保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风险抵押金缴纳、保险费可从生产经营单位提取的安全费用中列支等办法,调动参保积极性。
(二)对当事人利益的有效保障是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关键。根据试点有关条款,仅死亡赔偿金一项,其数额按照不低于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计算,2008年可达到28万元(今后还会逐年增加),有效分担了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的赔偿责任,使当事人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受到职工衷心拥护。
(三)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理赔服务是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生命力之所在。一是提高理赔时效。对于本市赔案,保险公司在1小时内赶到事故现场,省内赔案在4小时内赶到,协助被保险人查勘现场、处理事故和收集索赔资料。二是限定理赔时限。对于赔款金额在10万元以内的赔案,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付意向后的2个工作日内支付;10-30万元之间的,达成意向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30万元以上的,达成意向后的10个工作日内支付。三是实行预付赔款办法。对属于保险责任内的事故,其估损金额在20万元以上且事故处理不能短期内完成的,保险公司按初步估损金额的50%先行预付赔款。
目前,山东省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拟在全省全面启动第二阶段试点工作,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为加强政府推动工作力度,政府参与部门由前期的安监局、保监局扩大到金融办、经贸委、煤炭局、国防科工办等部门。试点保险公司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同时开发研制了专业化的保险产品体系,统一条款和费率。作为前期试点的大地保险正在为第二阶段试点积极准备,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一是充分发挥保险产品体系作用,做到产品服务精细、经济补偿科学合理。二是实行风险管理功能及应急救援功能融合互动,充分发挥保险的防灾防损作用。三是加大保险公司的预防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