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的涟漪正在国内保险业逐步散开。今年1月,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为1147.64亿元,同比增长仅为8.6%。相对于上年同期55%的高增速,1月份中国保费收入增速几乎只有零头。
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作为保险第一大省的广东,1月也遭遇“滑铁卢”。截至1月底,全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4.42亿元,同比下降15.6%。不仅如此,保险投资收益缩水、银保渠道增长乏力、人员流失度提高,都在考验着今年的保险业。“坐稳帅位,保住江山”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封疆大吏”的“紧箍咒”。
广东保险业集体下滑
从记者掌握的数据来看,除人保寿险之外,1月份绝大多数公司同比均出现负增长,其中太平洋、泰康以及人保健康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了50.4%、40.5%和98.4%。即使是在全国保费逆市增长的国寿和平安,在广东区域市场也未能坚挺。数据显示,国寿保费下降9.9%,平安则下降15.5%。
对此,保险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保费的下滑归结于“内忧外患”。作为保费主要增长点的银保渠道,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降温”,不少公司的投连、万能险都成倍下滑,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年1月份仍未消除。另外,由于金融海啸的持续影响,收入的预期减少势必影响市民对保险的消费需求,因此保费下滑在1月份表现得特别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及合资公司的退步尤为明显,包括友邦、中德安联、瑞泰人寿等13家公司保费都同比下滑。被视为外资龙头的友邦全省保费下滑27.3%。从全国来看,友邦曾一度排在第7位,但经过去年的洗牌,友邦已被挤出10名之外。而另一家以电话行销蜚声业内的合资公司招商信诺,保费缩水超过九成。
银保渠道一直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由于市场的调整,今年伊始银保渠道呈现出较为缓慢的发展态势,其中新华、泰康、人保健康等公司均未能表现出去年的抢眼态势,但是平安和中意人寿却格外抢眼。其中,平安人寿单月实现4.73亿元新单,预计下阶段将会在该渠道仍有优势。同时,中意人寿也凭借银保渠道实现36.2%的增长,在外资公司中一枝独秀。
太平洋人寿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保费出现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其调整了保费结构,逐步在银保渠道放弃了万能险和投连险,转而主推分红险和保障类险种。转变总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必然会经历业务转型的阵痛。
记者同时获悉,在1月份大幅度退步的保险公司大都经历着同样的阵痛。“从投资型产品转向传统型产品,从趸缴产品转向期缴产品”正成为保险业蜕变的产品线。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保险产品回归保障本位更体现了保险的本质,拉开了保险与投资产品的差距。而期缴产品的增多则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度空前提高了。据业内的一项统计显示,趸缴产品对利润的贡献率是5%,而期缴则是30%。
很明显,“转型”的主基调已经在寿险三巨头身上有所体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尤其是太保人寿,去年二季度以来果断地缩减了万能险的销售力度(基本停卖),转向了分红险和传统险。“通过对其分公司和销售人员的预算偏向,来调整其产品结构。同时,为提高银保业务的发展质量,开始向期缴产品转型,并计划银保业务期缴保费同比增长100%以上。”
保险业代理人缺口再现
由于展业的日益困难,保险业在人力方面又开始“捉襟见肘”。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全省人力较上年末减少4808人,其中国寿、平安、新华均有超过1000人的脱落现象。
对此,长江证券李聪则在刚刚公布的对广东部分保险公司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保险业代理人队伍素质有望得到提高。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今年不可避免的将有众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对于保险业而言,却恰恰出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录取新的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达到提高保险代理人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目的。
记者采访的各家保险公司均表示,将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继续扩大和提高自己的代理人队伍。据知情人士透露,寿险三巨头均制定了明确的内部增员计划,中国人寿计划3年内个人代理人数量从目前70万人增长至100万人,平安人寿计划个人代理人数量从目前30万人增长至40万人,太保人寿也拨付了专项费用用来鼓励分支机构进行增员。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大幅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保费收入高速增长,但投资收益水平已经随资本市场下调。与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930多亿元,这一结果也刚刚接近2006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水平(955.3亿元)。
同时,由于2008年的股市大跌,保险业的投资收益、净资产和总资产都大幅单边下落。根据有关数据初步测算,与保险资金投资关联度较高的4项保险业经营指标中,除了投资型险种的保费收入外,投资收益率、净资产和总资产三大指标都大幅缩水。从投资收益率来看,2008年的收益率很可能从上年的12.17%下降到3%左右。保险业总资产2007年增加9300亿元,2008年则只增加了4400亿元,增长率从上年的47.21%下降到15.2%,其中3家A股上市险企的资产增量从2007年的4600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12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