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保费力争超过1000亿元,保险深度提高到4%左右,保险密度提高1倍以上,力争设立3至5家地方法人保险机构,把南京河西新区建设成为保险聚集区,努力实现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的跨越。这是江苏保监局制定的江苏保险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蓝图。
江苏保监局局长李劲夫介绍,《江苏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在国务院23号文下发后,以省政府名义下发的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
根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9万亿元左右,人均GDP从目前的3500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500元,中等收入人群比重达到40%左右。
这一时期,江苏将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和市场化完善互动并进的新阶段。江苏经济总量、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城乡居民收入和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政策的逐步落实,为保险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江苏国民经济16年保持两位数发展和江苏保险业发展历年的增长状况,到2010年全省保险业务收入将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力争突破1000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保险深度提高到4%左右,保险密度提高1倍以上。
规划提出要培育保险机构、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保险法人机构。目前江苏已有在筹紫金产险和利安寿险两家地方法人保险总部,“十一五”期间将再增设3家,总数力争达到5家,扶持1家符合条件的保险代理公司建成全国性股份制保险代理集团公司。
江苏引导社会优质资本进入保险业,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具有持续出资能力的民营企业投资设立或参股保险公司。鼓励保险企业在该省设立地区总部和职能总部。大力引进养老、健康、责任等有经营特色的专业性保险公司,把南京、苏州等市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重点把南京河西新区建设成为保险业聚集区。
江苏在全国率先将保险从业人员的执业信息纳入该省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十一五”期间把保险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向全社会公开。建立保险征信和评价体系,健全高风险从业人员信息库,将诚信记录作为增设分支机构、审查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重要依据。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完善保险从业人员不良记录制度,依法查处各类不诚信行为。积极发挥社会中介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引进保险产品开发、精算、投资、风险管理、企业管理等学科的专业人才,逐步把江苏建成全国重要的保险人才聚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