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模式可以看到,保险公司专注于保险产品的设计,而很少参与营销展业、售后服务,具体的展业大多由专业的保险中介公司来做。
毫无疑问,现在的市场对保险经纪公司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保险经纪公司的价值。
“目前国内的保险中介市场中,大多数公司还处于为生计奔波的阶段,许多公司没有形成专业化团队,还处于通过关系得到一两个客户、三五个人靠它吃一年的局面,没有技术含量和专业化服务。”五洲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张勇对记者谈到。
4月下旬,国际保险经纪人协会的全体成员会议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此前20年,这样的会议都是在欧洲和美国举行。作为该协会在中国地区的唯一成员,中国的五洲保险经纪公司同时拓展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因此,张勇对国内中介市场现状、特别是国内与国际成熟市场之间的差距有着很深的感受,他告诉记者,大型外资经纪公司,凭借其自身独有的国际网络资源和先进产品技术,在拿到中国经营牌照后发展迅猛,尤其是在一些大型项目和特殊风险里取得很大突破,包括海上石油开发、能源、航空航天、核电、高科技、汽车制造、大型基建等,其发展势头预计将很快超过内资经纪公司。
与此同时,那些起步较早的内资保险经纪公司,由于早期股东业务支持,现在已经具有遍布全国的网络,开始形成市场规模,但同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经营管理团队不稳定、市场环境恶劣、客户忠诚度不高、团队专业化水平欠缺。
张勇特别提到,内资中介中有一类行业保险经纪公司(In-houseBroker),他向记者分析说:“这类经纪公司由于受到集团母公司业务支持,几乎没有市场压力,因此只需专心做好集团内业务即可,但同时也存在诸如团队的活力不够、市场意识不强、客户服务和附加值不高、有些公司索要高额佣金而缺乏服务,使得保险公司难以承受。”
分析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模式可以看到,保险公司专注于保险产品的设计,而很少参与营销展业、售后服务,具体的展业大多由专业的保险中介公司来做。在此前不久华泰保险经纪举办的一次国内中介机构研讨会上,正德人寿董事长张洪涛对这样的市场模式表示认同,她向记者表示:“因为中介机构能够节约保险公司和保险消费者双方的成本支出,是产业分工的必然。而且正是基于这样的专业分工,我认为要做大做强中国的保险业,首先就要做大做强中国的保险中介。”
目前的国内中介市场还很不规范,分工比较混乱。正常情况下,保险经纪人代表的是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代理人代表的是保险公司的利益,但实际操作中,这方面的分工并不清晰。一位国内大型经纪公司董事长向记者透露:“我们做大项目其实就是做公关,公关做到位,关键问题也就解决了,其他方面的条件大家其实都差不多,你的专业程度和真正的实力并没有那么重要。有时候我们也做代理的业务,混在一起做现在很常见。”
中介机构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主要表现为营销员管理体制不顺,兼业代理不规范,专业中介机构发展缓慢、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市场中保险经纪公司大多卖财险,保险代理公司多数卖寿险,甚至中介自己也设计开发新产品,这样与保险公司没有什么区别,很容易引起保险公司和中介之间的冲突,造成恶性竞争,从而破坏市场的有序。
张洪涛提出,现在国内的保险中介不应该做产品设计和开发,国际上成熟市场中保险中介只专注于营销和服务,保险公司专注于产品创新、定制个性化理财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做专门产品。她强调:“事实上,这样的专业操作模式能够使中介和保险公司双方都受益。”
国内最大保险经纪公司——江泰保险经纪的董事长沈开涛表示,毫无疑问,现在的市场对保险经纪公司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保险经纪公司的价值。保险经纪公司除了为保险公司带来高质量的保险业务以外,还有两个直接价值,一是带来保费的同时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二是加强客户的风险管控,降低赔付率。而对投保客户来说,通过保险经纪公司可以降低保险费率、扩大保障范围、使索赔服务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同样认为:“现在市场上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从监管层的变化来看,也是朝着鼓励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在进行监管。所以,未来专业化程度高的中介必然会有大发展。”
有分工才会有合作,专业化程度高了,市场会越来越健康。张勇说:“作为切入国内保险经纪行业的新生力量,面对的现状是没有股东业务资源,没有相当的市场经验,但这也恰恰成为我们靠独辟蹊径进行自我发展的契机——按照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思路,同时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五洲保险最看重的就是培养起自己的专业化团队,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操作模式。现在,五洲在大型商业保险、再保险以及中国项目的海外保险安排方面都拥有独到的专业实力。”